|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環面蝸桿副(平面二次包絡)設計優化環面蝸桿副(平面二次包絡)有限元分析設計優化關鍵詞有限元分析環面蝸桿副平面二次包絡設計優化,概述現在設計環面蝸桿副(含平面二次包絡),大多根據廠家提供的環面蝸桿減速器功率來選取。齒輪傳動系統常常會發生一只或幾只齒輪在某些速度范圍內產生共振,除設計原因外,與安裝時未經空試揪出共振位置。功率表中只有標準序列的蝸桿減速機以及一定數量的轉速下的名義功率。例如,在GB/T16444-2008平面二次包絡蝸桿副功率表中,低轉速為500r/min。非標或一些轉速超出范圍。
蝸桿傳動的載荷和應力分析
受力分析
以右旋蝸桿為主動件,并沿圖示的方向旋轉時,蝸桿螺旋面上的受力情況。蝸輪蝸桿減速機漏油問題解析,我們接著上次的分析來說一下,在減速機漏油問題上,潤滑油的選擇也至關重要。設Fn為集中作用于節點P處的法向載荷,它作用于法向截面Pabc內。Fn可分解為三個互相垂直的分力,即圓周力Ft、徑向力Fr和軸向力Fa。 顯然,在蝸桿與蝸輪間,載荷Ft1與Fa2、Fr1與Fr2和Fa1與Ft2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各力的大小可按下式計算:
Ft1=Fa2=2T1/d1
Ft2=Fa1=2T1/d2
Fr1=Fr2=Fa1tanα
Fn= Fa1/cosαncosγ=Fa2/cosαncosγ=2T2/d2cosαncosγ
式中:T1、T2-蝸桿與蝸輪上的轉矩 N.mm。
確定各力的方向:蝸桿為主動件,蝸桿的圓周力方向與蝸桿上嚙合點的速度方向相反;蝸桿為從動件,蝸輪的圓周力方向與蝸輪的嚙合點的速度方向相同;蝸桿和蝸輪的軸向力方向分別與蝸輪和蝸桿的周向力方向相反;蝸桿和蝸輪的徑向力方向分別指向各自的圓心。
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副傳動的主要特征是:接觸齒數多,蝸桿齒面可淬硬磨削:齒面硬度高;齒面光潔度高。但為獲得硬齒面采用的滲碳淬硬使齒輪產生變形,導致齒輪傳動噪聲增大,壽命縮短。齒面接觸面較大,并有瞬時雙線接觸,接觸線總長度長。平面二次包絡蝸輪蝸桿副的型號有TP系列、PW系列、KW系列、SCW系列等,頭數有4.5.6.7.8.9.10.11.12.模數為1-35模。精度等級6級7級等。可承接大功率蝸輪蝸桿的加工、制作。
TP系列符合標準《平面包絡環面蝸桿減速機》
,TPG-通用型,蝸桿可在蝸輪之上、之下、水平之側或垂直之側;TPA-蝸桿在蝸輪之上;TPU-蝸桿在蝸輪之下;TPS-蝸桿在蝸輪之側。PW系列符合標準《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減速器》,PWU-蝸桿在蝸輪之下;PWO-蝸桿在蝸輪之上;PWS-蝸桿在蝸輪之側。山東省德州市金宇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9個頭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副,自主設計的大型非標多頭蝸輪蝸桿副,這一重大突破,不僅填補國內對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副加工生產空白,替代了進口減速機。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蝸輪減速機的型號現已介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