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fā)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yōu)先選擇VIP會員 |
回瀾閣位于青島市市南區(qū)海濱,與小青島隔水相望,北端與中山路成一直線相連。這座充滿神奇的大橋,每一個橋墩距今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宋代建成一個橋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續(xù)了300多年。被視為青島的重要標志。此閣為二層八角涼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蓋,24根紅漆柱子支撐,閣心有螺旋形樓梯,樓上四周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畫'之說。我們可以憑窗眺望,全1方位地看到美麗的青島灣和周圍的各個景點以及著1名建筑
1930年,在當時的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的主張下,決定對已成為青島重要游覽觀光景點的棧橋進行全1面改造。
回瀾閣對面那座小島是小青島。活動梯與堤岸采用鉸鏈連接,活動梯與浮碼頭采用活動滑輪接觸,滑輪受力區(qū)鋪設鋼板,加強浮碼頭鋼結構骨架,增加受力面積。小青島位于膠州灣入海口北側的青島灣內,美景天成。小島原名就叫青島,這個小島因為常年林木蔥郁,對面有黃島,彼黃此青而得名青島,青島市1929年建置,當時也是由這個小島得名而來。其距離海岸720米,海拔僅為17.2米,面積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靈山衛(wèi)志》載:'小青島在淮子口對岸,入海者必由之道'。隋大業(yè)元年(605年)在河南洛陽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橋,是一次用鐵鏈聯結船只架成的浮橋。因該島形如古琴,水如弦,風吹波音錚錚如琴聲,故又被人們稱為'琴島'。每逢夏季,海風吹拂,樹木蔥郁,有'琴崗翠滴'的美譽。島上的'琴女'雕塑,也是青島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