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養護的注意事項
(1)混凝土養護應同時注意濕度和溫度,原則:濕度要充分,溫度要適當;
(2)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應立即進行養護;
(3)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d;采用其他品種水泥時,養護時間應根據水泥性能確定;
(4)采用緩凝型外加劑、大摻量礦物摻合料配制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5)抗滲混凝土、強度等級C60及以上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6)后澆帶等補償收縮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應少于14d;
(7)地下室底層墻、柱和上部結構首層墻、柱宜適當增加養護時間;
(8)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間應根據施工方案確定;
(9)當日zui低溫度低于5℃時,不應采用灑水養護;
(10)夏季高溫時,混凝土澆筑后應立即進行養護,但不得將冷水直接噴灑于混凝土表面;
(11)冬季混凝土養護應該保證混凝土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前不受凍。
混凝土冬天施工:
(1)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5d穩定小于+5℃,即進入冬天施工。
(2)加熱原料、拌和、運輸、澆筑養護等,應按冬季施工方案施工。混凝土出機溫度不能低于防凍劑混凝土出機溫度。+10℃,入模溫度不能低于+5℃。
(3)冬天認真檢查外加劑摻量,測量水和骨料的加熱溫度,及其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在模具溫度下,骨料務必清理,不含冰雪等凍結物,混凝土攪拌時間比常溫延長50%。
(4)混凝土養護應做好溫度測量記錄,初始養護溫度不能低于防凍劑規定溫度,當溫度小于防凍劑規定溫度時。強度不可小于4MPa。
(5)拆除模版和保溫層時,應將混凝土冷卻至+5℃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差超過15℃表層應覆蓋維護,使其漸漸地冷卻。
混凝土澆筑的一般要求
1、澆筑前應對模板澆水濕潤,墻、柱模板的清掃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后再封閉。
2、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米,如超過2m時必須采取加串筒措施。
3、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如澆筑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導管、溜槽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
4、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進行,每層澆筑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分層高度為插入式振動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大不超過500mm,平板振動器的分層厚度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問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0~400m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
6、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問應盡量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問歇的zui長時間應按所有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初凝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小時應按施工縫處理。7、澆筑混凝土時應派專人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插筋等有無位移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