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房屋加固改造設計包括被加固構件的承載力驗算、構造處理和繪制施工圖三部分。既有房屋加固改造設計應做到做到新、舊構件共同受理工作,不僅應滿足新加構件自身的構造要求,還應考慮其與原結構構件的連接。施工前應仔細觀察墻面、地面是否有裂紋或孔,一些質量不佳的墻面、地面材料使用時間長久便會出現裂紋,需對其進行修補。加固工程的選材至關重要,應在材料市場中精心挑選價格、質量、外觀都合適的產品或原料。對老房做“潔面”處理時,要看老房地面使用的膩子是否為耐水膩子,一般情況下,使用耐水膩子可不必清除墻皮,如果是非耐水膩子則須將墻皮清除干凈,清潔深度應至下層砂位置左右。
2.對于僅進行抗震加固或局部改造的建筑可不進行抗震變形驗算,如進行了加層改造,則必須進行抗震變形驗算。3.對于結構加固后設計使用年限不超過25年的建筑,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可按規范規定值的0.85倍取值。三、框架結構優化;1.對框架梁、柱箍筋間距進行合理優化,根據梁柱抗震等級的不同對箍筋加密區的比較小箍筋直徑和比較大箍筋間距進行分類布置。六、結構抗震驗算;1.結合作用、重力代表值、影響系數、作用效應組合等情況,對建筑進行抗震驗算,根據設防烈度進行審核,同時還需審核整體建筑是否滿足原有使用功能。
粘接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不僅具有粘接鋼板的相似優點,而且具有耐腐蝕、耐潮濕、幾乎不增加建筑結構本身重量和耐久性的優點。舊房已成事實,完全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進行加固困難較大,故對其適當放寬。無論是局部加固還是對房屋整體加固,都不可忽視其合理性問題,而且使用的加固材料也必須符合有關安全標準和質量標準,否則就會達不到預期的加固效果。
按加層后的房屋總層數和總高度,用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的要求對舊房屋部分進行加層抗震鑒定和抗震加固設計:對新建部分進行抗震加固設計。對于加固構件的布置,無論是否為新增構件,都應減少甚至消除整體的不利影響因素,防止由于局部加強導致結構剛度或強度突變。對每一處房屋的加固改造都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每一項工程的前期都要加強公司的加固設計,以便制定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