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連接部分把接受腔和假肢連接起來,它具有以下功能:(1)正確連接假腳和接受腔;(2)將體重從接受腔傳遞到假腳上(3)使腿美觀。我國假肢技術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開發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肌電假手從20 世紀60年代就開始起步,目前已形成一個實用的肌電控制假肢系列,在下肢假肢方面20世紀90年代研制了有液壓系統的下肢,研制了用復合材料制成的下肢運動假肢,并進行了電流變液的智能下肢假肢的研究。
根據年齡、步行需要正確地選擇膝關節功能和材料,不要盲目追求、進口假肢部件:年老、體弱者宜選輕的假肢部件,步行中需要可靠的穩定性。為防止假肢突然打軟腿、摔倒,宜選用帶手鎖的膝關節或帶承重自鎖的膝關節;兒童由于生長發育需要宜選用骨骼式大腿假肢以便于每年延長假肢;注意周圍環境對大腿假肢使用的影響:目前的大腿假肢可以幫助截肢者在平路上走,可以上、下樓梯,上、下不太陡的坡。穿著大腿假肢還難以上、下陡坡,因此生活在山區的戴肢者多數寧可使用結實的雙拐而不用假肢。
前臂截肢后如何選擇假肢呢?截肢不同的部位,給患者造成的傷害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為了減小這種傷害,安裝假肢是比較好的方法。其中前臂智能假肢的話,該如何選擇合適的產品呢?
在實際生活中,該類型患者并不少見,它會對生活自理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前臂截肢也稱肘下截肢。目前針對這類截肢者,裝飾假手、索控假手、肌電假手都可以安裝,只是由于前臂殘肢長短不同功能上會有些區別。
其中,長殘肢者,包括腕關節離斷,截肢完成后應積極地鍛煉殘留的前臂旋前、旋后功能,同時咨詢人員的建議,裝配索控前臂假肢,這樣假手通過另一側肩部的肩背帶、牽引索可以控制假手開合。優點是功能較好。
中殘肢:多設有摩擦式旋腕關節,可以被動旋轉。有時還需要安裝被動屈腕、彈簧銷定位裝置。 殘肢過短:殘肢長度短于前臂長度35%的為短殘肢。常采用連桿機構的倍增式肘關節鉸鏈,能夠增大屈肘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