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導衛出現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滾動導衛用于引導橢圓軋件進入圓或方孔型等變形不穩定的機組,可保證獲得形狀良好、尺寸精度高的軋件。但生產中,滾動導衛系統會存在著問題,影響著生產率提高,具體指:
1.結構復雜,裝配困難。滾動導衛裝置由外盒體和內盒體組成。外盒體由導衛箱、蓋板等組成。內盒體由導衛副、導輪及導輪支撐臂組成。這種導衛結構復雜,不緊湊,增加了裝配量。(2)由于導衛輪間隙調整、速度調整或鋼坯溫度的原因造成軋件和導衛輪間隙不匹配,軋件在導衛內夾持不穩,使軋件一側充滿過度,另一側欠充滿,軋件從切分架次軋出后頭部由于不均勻變形而形成鐮刀彎造成堆鋼。在高溫與激冷交變熱沖擊下,易變形,甚至有些部件和螺栓拆不下來,只有氣焊割去。
2.生產中不易調整和更換。導衛裝置承受著不規則的應力,在正確引導軋件進入孔型的同時,承受著軋件多個方向的撞擊,因此,各部位螺栓易松動,調整點多,不利于快速調整。當出現隊鋼事故時,軋件夾在進口內,難以處理。
3.導衛整體寬度偏大。因箱體太寬,導致多部軋機軋輥兩端部2-6個軋槽用不上,造成軋輥使用上的浪費。
需要采取的改進措施為:
1.整體結構改進。將整體結構的外盒體和內盒體合并在一起,保留外盒體的下部燕尾,與內盒體設計在一起,這樣易于快速裝卸。2個結構變為1個結構,安裝簡單,減少了在線調整和更換時間,提高軋機作業率,滿足了軋機對導衛的使用要求。
2.寬度改進。滾動導衛的整體結構去掉了上部的蓋板和兩側板,箱體相應改變,消除了導衛箱及導衛的調整空間。整體寬度為內盒體寬度,相應增加了軋輥兩端部軋槽的使用量,節約了軋輥。
3.其他改造。為使滾動導衛與軋槽始終在一條軋制線上,不受軋件的沖擊而偏斜,在滾動導衛燕尾與燕尾槽處設一底健。為防止導輪支撐臂在沖擊載荷下發生疲勞斷裂,在設計上增加了其厚度。
導衛座是滾動導衛的安裝支撐系統,在導衛座的選擇中應按以下原則進行: (1)選擇耐腐蝕材質以滿足工作環境要求; (2)盡量標準化、系列化以減少備件儲備; (3)要便于安裝、調整,以減少停機時間;采用四切分軋制初期,由于切分箱中線與軋制線不對中,切分箱導嘴加工尺寸不符合要求,支座沒有固定或鋼坯質量差等原因,常造成積渣,導致堆鋼|}{=故頻繁,因而影響生產,也增加了調整的難度。(4)要有合理的結構和外形尺寸,保證不影響其他設備的安裝。 基于以上原則,為安鋼高線軋機選擇設計了3
種導衛座結構:
(1)4V、
6V、8V、10V機架人口采用垂直方向固定、水平方向可調的整體導衛箱。 (2)12V、14V機架入口采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均可調整的組合導衛箱。(3)預精軋后采用徑向固定、軸向可調整的組合導衛座,垂直輥箱面板精密安裝,安裝精度可達0.15mm。由于切分楔尖掉塊,在下一支鋼咬入時,在掉塊處切分帶突然由薄變厚,切分輪無法正常切分,導致在切分輪處堆鋼,將出口導衛頂出。
滾動導衛總成一般由導衛盒體、導板、支撐臂及其調整裝置、中間軸及其調整裝置、導輥、導輥軸承、導輥軸、軸套、分油環、防塵蓋、導衛尖、油氣潤滑系統和水冷卻系統等20幾個部件精密組裝而成。對導衛結構選擇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正確選擇各部件材質并確定其配合問隙。(2)根據各機架孔型的尺寸,孔型在軋輥上的配置情況,正確選擇各部件外形結構,使之有利于安裝和調整。(3)合理設計導衛油氣潤滑和冷卻水系統。505滾動導衛供油和供水的通道應用壓縮空氣吹掃,確保通道暢通無阻。(4)根據孔型形狀、尺寸,正確設計導輥、導板、導衛尖的孔型參數。
連軋廠四切分13 ?14 、15 、16 道次人口導衛采用四輪導衛 ,根據不同道次料形的要 求 ,用不同的試料棒對相應的軋機入口導衛進行調整 。導衛調整步驟 : (1) 按要 求安 裝 導衛 各 部件 。(2) 用 試料棒 通 過 導衛輪 ,調整 調節螺 絲 ,將 導衛 輪調整 至輕 貼試 料 棒 。 (3 ) 試料 棒通 過 導衛 輪時 暢順 。(4 ) 左 右擺 動試 料棒 時不 能 有松 動 。 (5 ) 試料棒 通 過 導衛 輪時 ,用 手按 著左1 輪 ,要 求左1輪 不轉 右輪 轉 動 ;反 之 ,右輪 不 轉左1輪 轉 動。(6 ) 完成后 鎖 緊 調整 螺絲 。2008年12月28日,委將導衛裝置的委托合肥冶金設備公司制定,標志著我省在導衛裝置研發制造方面躋身國內領1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