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蔬菜的重要組成部分蔬菜是含水量很高的作物,如大白菜、甘藍、芹菜和茼蒿等蔬菜的含水量均達93%~96%,成熟的種子含水量也占10%~15%。任何作物都是由無數細胞組成,每個細胞由細胞壁、原生質和細胞核三部分構成。只有當原生質含有80%~90%以上水分時,細胞才能保持一定的膨壓,使作物具有一定形態,維持正常的生理代謝。
負壓差灌溉將多孔的管道埋入果園的地下,依靠管中水與周圍土壤產生的負壓差,進行自動灌溉。整個系統能根據管四周土壤的干濕程度,自動調節水量,使土壤濕度保持在果樹生長適宜的狀態。
地面浸潤灌溉灌溉時,土壤借助毛細管的吸力,自動從設置的含水系統散發器中吸水。當含水量達到飽和度時,含水系統散發器自動停止供水。由于系統含水散發器的流量僅為0.01克/秒,鹽分無法以溶液狀態存在,使土壤的浸潤區變為脫鹽的淡水。因此,采用這一系統可以用含鹽水灌溉而不會壞土壤
果園滴灌:果樹滴灌在我國推廣較早,目前常用的有兩類:一是管上式滴頭或壓力補償滴頭,流量2-8升/時,根據果樹實際位置布置滴頭,機動靈活。一般每棵樹布置1-4個滴頭,特別是壓力補償式滴頭能滿足不同壓力下均勻出水的要求,適合山區或地勢起伏大的果園。管上式滴頭安裝工作量比較大,施工速度慢。二是滴頭間距40公分、50公分、75公分及100公分的滴灌管,滴頭流量2-4升/時,管壁厚0.6-1.2毫米。果樹為多年生作物,滴灌使用環境差,要求滴灌管壁厚一些,使用壽命5-10年,壁薄的滴灌帶則不適宜。
為什么說肥水一體化具有節肥、的優點呢?這還得從果樹根系養分吸收原理說起。果樹對養分的吸收主要有擴散和質流兩種方式。擴散是指在肥料施入土壤以后,首先吸收周圍土壤的水分潮解,肥料緩慢的溶解形成土壤溶液。由于植物根系對養分離子的吸收,導致根表離子濃度下降,從而形成土體——根表之間的濃度差,在濃度差的作用下,肥料離子從濃度高的土體向濃度低的根表遷移,肥料不斷的擴散,根系不斷的吸收。質流是指由于果樹葉片的蒸騰作用,形成蒸騰拉力,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大量的流向根際,形成質流,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隨著土壤水分遷移到根的表面被根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