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機發展歷程
纖維原料的開花,早是用手工方法進行的。例如對羊毛,先用手把毛叢撕開、抖動,再用木棒敲打或使用弓弦彈松。對于籽棉也是先用手把棉籽和纖維分開,然后使用弓弦彈松纖維。直到18世紀出現機器紡紗后,需要有較多的原料儲備,并要求縮小原料的運輸體積,遂把松散的纖維原料壓捆成包,這就需要尋求原料開松和除雜的機械化方法。從此,陸續出現了各種類型的開花和除雜的機械。
開松機自停裝置故障原因
本公司生產開松機,作為的開松機廠家,今天小編來跟大家共同學習一下有關開松機自停裝置故障的原因。
1.粗條不停,原因是:
(1)開松機車面喇叭頭用錯,口徑比工藝要求偏大,失去對粗條的控制作用。
(2)喇叭頭彈簧太硬,或是距粗條觸頭間隔過大。
(3)粗條碰電觸頭脫電。
2.細條、斷條不停的原因是:
(1)開松機車面細條(或斷條)碰咆觸頭安裝過低,細條、斷條發生時不能觸巧在觸頭。
(2)細條或斷條碰電觸頭脫電。
3.開松機車面無故碰電及自停失停,原因是:
(1) 6.3伏控制電路連接的導電銅條絕緣包布破損后,與車商極或小堵板碰電。
(2)各部碰電觸頭安裝距離太近,或細條觸頭螺釘裝得太低,幾乎觸碰著車麗下壓輯軸,也有可能某一處絕緣體破損,失去絕緣作用而碰電。 (3)因消潔操作不慎,將6.3伏控制電路通到銅條上的導線碰斷,造成車面所有工藝觸點都斷電而失放。
(4)遇無故碰電情況,應和車尾牽伸小壓輥自停裝置及車后脫卷白停裝置中的無故碰電原因聯系起來查找,且不能排除在外。
開花機的機構
原棉經自動抓棉機、自動混棉機、六輟簡開棉機和豪豬式開棉機處理后,已達到一定程度的開松與混和.一些大雜質和部分葉屑已被清除,但原棉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破籽、籽、籽屑等。此外.從整個開清棉工藝流程來看.已接近制成棉卷。因此,開花機的任務是:
1.繼續開松、除雜、均勻混和
2.控制和提高棉層縱、橫向的均勻度,并制成一定規格的棉卷。
A076A型單打字成卷機由輸棉鏘l、角釘羅拉2、天平調節裝置(包括天平羅拉3、天平幽柯4和鐵炮箱等).綜合式
5、鹽格6、上下塵籠7、風機8、塵籠出棉羅拉9、緊壓羅拉10、橋,卷羅拉11和棉卷輒12等組成。雙棉箱給棉機'V'形簾輸出的棉層隨輸棉簾向前輸送,經角釘歲拉集聚后.通過天平歲拉與天平曲桿之間喂給綜合式。當通過的棉層過厚或過辯時,可自動間節天平羅拉的給棉速度。天平羅拉輸出的棉層,受到的打擊、分割、撕扯和梳理作用,開松的棉塊被擲向塵格,雜質則通過塵棒間隙;在出.棉塊在打字和塵榕的共同作用下,得到進一步開松,并借助氣流的作用凝聚在上下塵籠表面上,形成較為均勻的棉層,然后經塵籠出棉羅拉輸向緊壓羅拉。棉層經過壓緊,由棉卷羅拉卷繞在棉卷錦上制成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