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閥門表面強化處理
為了提高零件的性能,除了改變材質以外,更多的是采用表面強化處理方法。如表面淬火(火焰加熱、高中頻加熱表面淬火、接觸電加熱表面淬火、電解液加熱表面淬火、激光電子束加熱表面淬火等)、滲碳、氮化、滲硼、滲金屬(TD法)、激光強化、化學氣相沉積(CVD法)、物理相沉積(PVD法)、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PCVD法)等離子噴涂等。
在國外,用于承受氣蝕的部件材料、閥瓣和閥座等多用不銹鋼和工具鋼,閥座基體則用鉻鋁鋼和不銹鋼。隨著工業用陶瓷技術的開發成功,也出現了陶瓷材料閥門。陶瓷材料在低沖角下具有高的抗沖蝕性能,但由于閥針錐度減少,其端部強度也隨之減少,閥針與閥座的支反力也減少,影響密封的可靠性。因此,在選用陶瓷材料制作閥針時,不僅要考慮其錐度的大小,同時也要考慮其強度。
毛坯鑄造工藝的改進
我廠井口閘閥采用砂模鑄鋼毛坯,閥體加工過程中,在與閥座配合的內螺紋處經常出現氣孔、縮松等鑄造缺陷,經對閥體剖面的宏觀分析發現,在圖1所示的熱節區,有程度不同的縮松現象,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對鑄造工藝進行多次改進試驗。
1)改進澆冒口系統。將設置在閥體兩側圓柱面的澆冒口系統改為如圖1所示在閥體底部設置的橫直澆口系統;
2)改砂模鑄造為熔模鑄造;
3)改側澆法為頂澆法,且使中法蘭向下。由于熔模鑄造比砂模鑄造具有更好的透氣性、更快、更均勻的冷卻條件,所以組織更為致密。由于鋼液從頂部澆入,又是從冒口直接澆入,澆冒口的位置靠近熱節區。為鑄件創造了極為有利的順序凝固條件,熱節區得到及時的補縮,所以經工藝改進后生產的鑄件組織致密,消除了縮松、縮孔等鑄造缺陷,產品合格率達到99%以上。
要選擇合適的配重與彎板配用。眾所周知,車床上彎板工裝的靜平衡直接影響車床的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所以我們在彎板的配重形狀和布局上下了很大功夫,一是盡可能減少配重的回轉半徑,二是在布局上采用外圓內方的結構、改善圓周方向的動平衡性能,使得機床轉速及工件的加工精度盡可能提高。改進澆冒口系統。將設置在閥體兩側圓柱面的澆冒口系統改為如圖1所示在閥體底部設置的橫直澆口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