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的用途
國家為防備工業:液氧是現代火箭很好的助燃劑,在超音速飛機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劑,可燃物質浸漬液氧后具有強烈的炸裂性,可制作液氧自燃燒的藥。
醫學保健:供給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無氧環境,例如:潛水作業、登山運動、醫院搶救、高空飛行、宇宙航行等時。
其它方面:它本身作為助燃劑與風煤、丙烷等可燃氣體配合使用,達到焊割金屬的作用,各行各業中,特別是機械企業里用途很廣,作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很好的一種切割方法。
1、環境中含氧量超過23%是一種危險。
2、與可燃物、自燃氣體接觸、混合有燃、爆危險;與還原劑接觸有發生劇烈化學反應可能。
3、液氧極低溫,有冷傷危險。
4、液氧有發生物理炸裂危險。
5、氧氣比空氣重,可在低凹區域聚集,例如:管溝、深坑或底下室等。
6、特別要注意低溫液體的溢出。
氧氣進入人體途徑:主要是通過呼吸,常壓下,當空氣中的氧氣濃度超過40%時,人就有可能發生氣毒。
吸入氧濃度在40%~60%時,人會感覺胸骨后不適,輕咳,進而胸悶,胸骨后有燒灼感,呼吸困難,咳嗽加劇,嚴重時可發生肺部出現水腫,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
吸入氧濃度達到80%以上時,人會表現出面部肌肉抽動、面色蒼白、眩暈、心動過速、虛脫。繼而全身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造成去世。
長期處于氧氣分壓為60千帕至100千帕(相當干吸入氧濃度40%左右)的條件下會發生眼損害,嚴重者失明。
我們一天消耗多少氧氣?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正常狀態下平均每分鐘呼吸16次,每天通過呼吸消耗氧氣約0.7公斤。但是現在,我們不能充分利用吸入肺部的所有氧氣。在我們吸入的氣體中,氧氣含量約為21%,而在我們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約占15%,這意味著我們只使用了吸入氧氣的28%左右。另外,氧氣在人體內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比如大腦的重量只有體重的2%,卻需要吸入總氧氣的20%才能滿足自身的能量需求,是身體需求大的部位。
氧氣的小知識
地球大氣形成的初中階段是無氧的。原始大氣是還原性的,充滿了沼氣、氨等氣體。大氣中氧的產生有兩個原因,一是水的非生物光解,二是生物參與的光合作用。大氣中有許多生物的光合作用。
這導致了從還原氣氛到氧化氣氛的轉變。使水光解產生的氫氣可以被重新氧化成水返回地球,而不會擴散到外空,從而防止地球上的水分流失。與此同時,光合作用還加速了大氣中氧氣的積累,深刻地改變了地球上物種的代謝和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