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發展趨勢
2006年微軟公司推出機器人工作室,機器人模塊化、平臺統一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爾·蓋茨預言,家用機器人很快將席卷全球。
2007年豐田公司推出一系列類人機器人,這些'伴侶機器人'會吹小號、拉小提琴,豐田欲將這些機器人打造成人類的生活伙伴。
2008年世界首例機器人切除腦liu手術成功。施行手術的是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研制的'神經臂'。與外l科醫生的雙手相比,'神經臂'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在更小范圍內更加穩定地移動,確保不會出錯。
愛普生工業機器人
愛普生工業機器人以其超高的精度、高速、高的性能、易用性和整體價值成為機器人的首1選。愛普生為您新一代SCARA機器人應用提供廣泛選擇,從可重復定位精度只有5微米的300多個G系列機器人到獨特的RS系列SCARA+機器人,在業界處于領1先地位。 然而,我們的產品系列不僅包括SCARA機器人。我們提供完整產品陣容的SCARA、6軸和線性模塊,與大部分競爭對手不同,我們還為以價值為導向的RC180控制器以及我們強大的行業領1先的開放式架構RC620+控制器提供2層控制器方法。我們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選擇權,讓他們為其應用選擇合適的機器人。1959年UNIMATION公司的臺工業機器人在美國誕生,開創了機器人發展的新紀元。
“愛普生(中國)在中國的6年,是快速本地化的6年”。畠山剛認為,愛普生的本地化是產品與架構的二維體系:即提供適合于本地市場的產品,目前愛普生工業機器人大多數產品均已本地生產;點位型只控制執行機構由一點到另一點的準確定位,適用于機床上下料、點焊和一般搬運、裝卸等作業。構筑本地化架構,包括銷售組織、技術支持,以及售后服務的本地化,愛普生在全國擁有包括銷售、技術、售后、管理運營等20人團隊。
如今,這個二維的本地化體系,已從愛普生內部,外拓至合作伙伴。愛普生布局中國本土化進程6年,著力建設、培養增值服務商及系統集成商體系,編織著愛普生的本地化銷售和服務網絡。愛普生通過增值服務商將產品、解決方案及應用經驗帶給系統集成商,由系統集成商將產品提供給終端顧客、使用者,他們加強了愛普生向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可以說,增值服務商及系統集成商是愛普生本土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是愛普生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價值與服務的終端傳遞者。手表機芯組裝對精準近乎苛刻的需求,也造就今日愛普生小型機器人高速度、高精度、低末端振動的產品價值,這恰是3C行業用戶為關注的需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