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底板施工完成,待砼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根據工程需要拆除鋼支撐,拆鋼支撐時應加強變形觀察。
鋼支撐拆除前準備工作
由于現場拆除工作量較大,為加快工程進度,采用多個施工段同時分區分層拆除的方案。以主體結構流水作業為主,支撐分段拆除。
1)保持施工現場道路暢通和留夠吊車支放位置;
2)在鋼管下墊放廢汽車輪胎,以免撞擊底板;
3)在底板外墻處安放枕木,枕木高出外墻止水板頂面20cm以上,以免撞擊底板外墻。
支撐偏心
防治措施:
1)加強材料進場檢查驗收,不合格支撐頭投入使用。
2)通過合理拼裝支撐,控制頭伸長量在20cm以內,防止頭伸長量過大而引起支撐歪脖子現象出現。
3)采用填縫、調平等措施確保支撐接觸面平整,防止支撐頭偏心受力。
支撐預應力損失
防治措施:
1)支撐軸力施加階段,當油泵車油壓達到設計要求后需持荷穩壓3分鐘再楔入鋼楔,鋼楔楔入完成后再卸壓退頂。
2)當出現支撐預應力損失時,應根據監測結果及人工檢查結果,及時復加軸力。
地鐵施工中如何測算鋼支撐預加軸力
設計預加軸力(直撐承受的沿線路方向每延米的力)乘以鋼支撐作用的長度,斜撐軸力為相同間距支撐的1/sinα倍。(α為支撐軸線與冠梁軸線的夾角)。
軸力:在建筑學中,與桿件軸線相重合的內力,稱為軸力,用符號FN表示。當桿件受拉時,軸力為拉力,其指向背離截面;當桿件受壓時,軸力為壓力。通常規定:拉力用正號表示,壓力用負號表示。
在討論鋼結構的穩定問題前,首先應了解鋼結構的計算長度問題。對于基坑中的鋼管支撐體系,通常采用H型鋼柱與鋼管通過抱箍的形式進行連接。目前設計師對鋼管支撐的計算長度會取立柱間的距離,那么鋼管支撐在這種支撐形式下的計算長度是否真為立柱間的距離呢?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鋼管支撐而言,受壓計算長度應分別從豎向平面內(重力作用平面)計算長度和水平平面內的計算長度進行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