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壓鑄機加工的基本工藝流程:
1.仔細閱讀圖紙,將圖紙上的基準標出
2.找出加工位置和壓鑄精度不能達到的位置
3.確定各個基準相互關系,加工和非加工位置對基準的關系
4.確定加工定位面,定位孔和壓緊位置,并確定是否需要輔助支撐
5.按每個加工位置公差要求,確定加工刀具類型
6.機床類型的確定
7.加工工藝流程制作
8.確認各個工序之間的工時是否平衡
9.重新閱讀圖紙,看是否有遺漏位置
壓鑄的優點:
鑄件擁有優良的尺寸精度,通常這取決于鑄造材料,典型的數值為zui初2.5厘米尺寸時誤差0.1毫米,每增加1厘米誤差增加0.002毫米。相比其它鑄造工藝,它的鑄件表面光滑,圓角半徑大約為1-2.5微米。相對于沙箱或者長久模鑄造法來說可以制造壁厚大約0.75毫米的鑄件。它可以直接鑄造內部結構,比如絲套、加熱元件、高強度承載面。其它一些優點包括它能夠減少或避免二次機械加工,生產速度快、鑄件抗拉強度可達415兆帕、可以鑄造高流動性的金屬。
壓鑄模具使用問題分析:
致使模具失效的因素很多,既有外因(例澆鑄溫度高低、模具是否經預熱、水劑涂料噴涂量的多少、壓鑄機噸位大小是否匹配、壓鑄壓力過高、內澆口速度過快、冷卻水開啟未與壓鑄生產同步、鑄件材料的種類及成分Fe的高低、鑄件尺寸形狀、壁厚大小、涂料類型等等)。也有內因(例模具本身材質的冶金質量、坯料的鍛制工藝、模具結構設計的合理性、澆注系統設計的合理性、模具機(電加工)加工時產生的內應力、模具的熱處理工藝、包括各種配合精度和光潔度要求等)。 模具若出現早期失效,則需找出是哪些內因或外因,以便今后改進。 但在實際生產中,溶蝕僅是模具的局部地方,例內澆口直接沖刷的部位(型芯、型腔)易出現溶蝕現象,以及硬度偏軟處易出現鋁合金的粘模。
金屬鑄造工藝通常包括:
① 鑄型(使液態金屬成為固態鑄件的容器)準備,鑄型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砂型、金屬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數可分為一次性型、半永九型和永九型,鑄型準備的優劣是影響鑄件質量的主要因素;
② 鑄造金屬的熔化與澆注,鑄造金屬(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③ 鑄件處理和檢驗,鑄件處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鑄件表面異物、切除澆冒口、鏟磨毛刺和披縫等凸出物以及熱處理、整行、防銹處理和粗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