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模具是壓鑄生產的關鍵,直接影響鑄造件的表面質量、尺寸精度、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一段時間后,鋁合金壓鑄模具不可避免地會失效,其主要失效方法是熱疲勞、損壞、焊接、腐蝕和斷裂。目前,我國壓鑄鋁合金模具在生產形狀復雜的大型模具時,疲勞試驗在6000~8000次,即型腔表面出現疲勞裂紋,2000~30000次報廢,模具的使用壽命遠低于海外壓鑄模具的使用壽命,增加了壓鑄生產成本,影響了我國壓鑄業的競爭。天津壓鑄模具
為什么鋁合金壓鑄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壓鑄模具失效?
分析壓鑄模具的故障,并相應改善故障原因,可以有效延長壓鑄模具的使用壽命,對提高鑄件的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提高壓鑄生產的經濟效益。
定型固定在壓鑄件定型安裝板上,有直澆道與噴嘴或壓室相連接。
成型部分-構成型腔的部分,包括固定的和活動的鑲塊與型芯。
模架-各種模板、座架等構架零件,其作用是將模具各部分按一定的規律和位置加以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夠安裝到壓鑄機上。
導向零件-準確地引導動模和定模合攏或分離。
頂出機構-從模具上脫出鑄件的機構,包括頂出和復位零件,還包括頂出機構自身的導向和定位零件。
澆注系統-與成型部分及壓室連接,引導金屬液按一定的方向進入鑄型的型腔部分,直接影響金屬液進入成型部分的速度和壓力,由直澆道、橫澆道和內澆口等組成。
將壓鑄模具部件放入一定的化學溶液介質中,使其表面形成鈍性化合物膜層,以提高壓鑄模具表面的性能。工程上常用的鈍性化合物膜層主要有鉻酸鹽鈍化膜、磷酸鹽鈍化膜、草酸鹽鈍化膜、壓鑄模具部件表面的發藍等。另外,工程應用中常常將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工藝(磨光、拋光、滾光等)及表面著色等也歸于化學轉化這一類表面改性工藝。金屬電化學沉積是指用電化學方法在壓鑄模具部件表面沉積一層或多層金屬鍍層、合金鍍層或復合鍍層的技術,也稱為電鍍技術。用電鍍方法可以在亞目模具部件表面制備出功能各異的多種鍍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