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益于光伏新增裝機爆發,光伏逆變器廠商陽光電源(300274.SZ)業績最高預增4倍。
陽光電源今晚披露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營業收入260億元-300億元,同比增長112%-144%,預計歸母凈利潤40億元-45億元,同比增長344%-400%。
分季度看,公司在二季度凈利預計達到24.92億元-29.92億元,環比增長65%-98%,單季凈利料創歷史新高。對于業績變動原因,公司提到光伏逆變器和儲能系統等核心產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同時受益于精益化運營能力提升、海運費下降、匯兌收益增長。
從業務占比看,光伏行業在陽光電源總營收中占比超過六成。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上半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達到78.42GW,已超去年前11個月裝機總和,新增裝機大增直接推動了光伏逆變器市場需求爆發。
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逆變器是光伏系統關鍵設備之一,其需求直接與裝機量掛鉤。全球光伏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頭部廠商之間競爭激烈,以華為和陽光電源為第一梯隊,兩者合計市占率接近40%。
市場方面,據行業機構統計,2023年上半年,公開的光伏逆變器定標項目數量達244個,合計容量92.08GW。在確定的中標人及中標份額中,陽光電源和華為項目數均為55個,并列第一,陽光電源確定中標容量達到12.37GW。
值得一提的是,7月19日,另一家逆變器廠商上能電氣(300827.SZ)披露光伏行業首份半年報,同樣受益于光伏+儲能兩手發力,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1.77億元,同比增長416.58%;歸屬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488.54%。公司在報告中提到,上半年硅料、硅片價格持續下降,下游光伏裝機積極性提升,鋰電池價格持續下跌帶來儲能電站裝機小高潮。
陽光電源也是儲能龍頭之一。受益于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對配儲的要求,儲能在今年也正式迎來需求大年。據EESA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型儲能裝機量為8GW/18.2GWh,規模已超去年全年裝機量。
需要注意的是,儲能重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上半年曾經歷一波快速下跌,從最高50萬元/噸一度跌破20萬/噸,跌幅超過60%,有市場質疑陽光電源存在較高存貨跌價風險。
針對因碳酸鋰和電芯價格下降而產生的庫存減值風險,公司在今年6月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2023年起碳酸鋰價格下跌帶動電芯價格回落,公司電芯備貨已大幅下降,目前公司儲能電芯按照在手訂單進行備貨和生產,處于合理庫存水平,儲能系統產品絕大部分處于運輸和交付過程中,不存在重大減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