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深圳市統計局披露上半年深圳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6297.60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1.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681.98億元,同比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0604.57億元,同比增長7.2%。
工業生產穩步回升
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增速較1-5月提升1.4個百分點。從行業門類看,規模以上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3.1%、24.6%。
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2.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1%。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量分別增長170.2%、32.6%。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1%,增速較1-5月提高0.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勢強勁,增長47.5%,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54.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8%。
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7.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5%。高技術產業投資活躍,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6.3%,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增長66.3%。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24.0%,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投資增長50.8%。
進出口保持增長
上半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00.02億元,同比增長11.5%。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增長10.9%;餐飲收入增長16.6%。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良好,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2.7%、23.3%。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22.6%、11.6%。網上零售持續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32.5%。
上半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6763.68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出口10478.82億元,增長14.4%;進口6284.86億元,下降10.3%。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6.8%,占進出口總額的52.4%,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1.5個百分點。
6月末,深圳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131838.50億元,同比增長10.2%;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余額90883.35億元,同比增長8.6%。
居民消費方面,上半年,深圳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3%,衣著價格上漲3.7%,居住價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4%,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6%,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1%,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7%。
經濟復蘇可期
深圳上半年可圈可點的經濟數據表現,是國內經濟復蘇的縮影。
“今年5%以上的增長還是可以預期的。”日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表示,要看到中國經濟的韌性,“在國際比較中,我們還是一個增長比較強勁的經濟體。但是,同時我們也要充分估計困難,這個困難就是需求不足。”
樊綱認為,中國經濟有很大的韌性。同時,我國經濟發展還有諸多新的增長點,包括智能汽車新賽道、汽車銷售與出口強勁增長、新能源技術與設備、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及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生物制藥、城市群的發展等。
記者注意到,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近期深圳利好政策不斷落地。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深圳制造強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結合深圳實際,提出6個方面、21條政策措施,推動轄內銀行保險機構為深圳制造強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深圳市委常委會會議近期也提出,加快壯大新動能新支柱,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儲能、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產業,拿出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優的政策、最好的生態,搶占新賽道、制勝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