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明確“錨定一個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體部署,奏響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的最強音。
集結號連連吹響,發展思路愈發清晰。當前,廣新集團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與食品、數字服務與供應鏈服務三大實業板塊及金融投資、綜合共享服務兩大抓手,高水平謀劃推進國際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肩負新時代的歷史使命,今年以來,南方網聯合廣新集團深入企業生產一線,深入調研廣東產業的走向走勢,推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工業制造,材料先行。
廣新集團所屬佛山佛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佛塑科技”)展廳展示的一塊小小薄膜,表面看似與普通塑料片沒什么區別,實則內藏“玄機”——這款基重16-70g/㎡的新型無孔防水透濕膜突破了配方研究、設備選型、流程設計、制造工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高端戶外面料用透濕型功能薄膜的壟斷,實現了銷售收入和利潤“雙增長”,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事實上,這家位于佛山的企業是低調的“隱形冠軍”,在35年間發展成為廣東企業500強、廣東創新企業100強。
歷經三次關鍵轉型
佛塑科技成立于1988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佛塑科技積極求變、自我突破,35年間經歷了三次大的轉型。
第一次轉型是佛塑科技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功進軍資本市場。
第二次轉型的突破點是在2009年,廣新集團控股佛塑科技。在廣新集團的支持下,佛塑科技按照產業高端化的戰略,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品結構和優化產業布局,從一家以生產包裝材料、PVC壓延制品、人造革、合成革等塑料制品的傳統企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轉型升級。
2022年是第三次轉型的關鍵,佛塑科技在廣新集團的引領下制定了企業“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確定了高分子功能薄膜與復合材料產業引領者和鏈主企業的戰略定位,進入了企業“升級”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目前,佛塑科技已成長為中國塑料新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以光學薄膜、電工薄膜、塑編阻隔材料、防護滲析材料和包裝薄膜為框架的產業布局。
突破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
“從基礎到前沿,佛塑科技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產品,用科技連接美好生活”,佛塑科技黨委副書記、總裁馬平三一語道出了佛塑科技成功的關鍵——創新撬動發展。在細分賽道的聚焦與深耕讓佛塑科技得以不斷突圍。2016年,佛塑科技下屬緯達光電成功攻克高耐久“卡脖子”技術難題,自主研發了中灰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成為境內首家具備雙85*1000小時耐高溫、高濕量產技術的偏光片企業,打破了境外企業在國內高價值偏光片的壟斷,實現了國產偏光片在高端偏光片市場份額“零”的突破。
“我們現在最薄可以達到2.4微米”,佛塑科技技術創新中心工程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展示了公司的超薄型電工薄膜產品,僅相當于單張A4打印紙厚度的1/45。工程實驗室是佛塑科技高分子薄膜檢測試驗的資源平臺,于2016年獲得了國家實驗室認證。
為了攻堅新材料技術,佛塑科技已建立逾400人的科研技術隊伍,擁有2萬多平方米的技術研究開發場所,搭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后工作站、廣東省塑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多個國家級和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
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讓佛塑科技成為一個大型創新孵化器,培育了一批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包括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家廣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截至2022年末,佛塑科技參與制定了39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取得了295項授權專利,獲評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優秀企業等多項榮譽。
全力加速數字新賽道
材料強國之路任重道遠,攀新材料高峰永無止境。面對新發展階段和新目標任務,佛塑科技積極加“數”跑。
“數字化轉型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答題’。”6月27日,在佛塑科技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發布會上,佛塑科技副總裁、董事會秘書何水秀如是說。
據介紹,佛塑科技數字化轉型之路以“智能制造重塑競爭優勢”“數據驅動推進高效協同”“四化融合鑄造卓越運營”為三大目標,圍繞數字化運營、流程效率提升、內外資源協同、智能制造踐行、多元管理支撐五個方向,以智能化業務決策、一體化運營管理、生態化價值合作、敏捷化變革創新等“四化”融合構建數字化卓越運營體系。
廣新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佛塑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唐強表示,未來,佛塑科技將堅決融入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大局,堅定不移推進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打造高分子功能薄膜與復合材料產業的數字化標桿,以數字化為打造國有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助力添翼,以數智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度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