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商湯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商湯的業務、運營以及與合作伙伴的業務合作安排并未受到影響。目前商湯業務快速發展并擁有清晰的發展路徑,我們對集團的長期價值及前景充滿信心。”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截至7月21日收盤,商湯報1.72港元/股,總市值約575.67億港元。
阿里今年多次減持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阿里第一次減持商湯。
商湯招股書顯示,商湯上市前,阿里巴巴合計持有商湯24.11億股B類股份,以商湯上市初期最高9.7港元/股的股價計算,阿里持有商湯股份的最高市值曾達到233.87億港元。
圖片來源:商湯在港交所招股書
2023年以來,阿里巴巴多次減持商湯。
根據公開數據,2022年6月底之前,阿里未減持商湯股份。但截至2022年底,阿里持有商湯股份數量從24.11億股降至22.71億股。2023年以來,阿里逐步清倉剩余的22.71億股商湯股份。
2018年,阿里巴巴領投了商湯科技C輪融資,金額達6億美元,商湯背后還有其他知名投資機構,諸如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蘇寧、軟銀,以及更早期投資的鼎暉投資、萬達、IDG資本、StarVC等。
財報顯示,2022年,商湯實現營業收入38.09億元,同比減少18.97%,虧損60.93億元。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以及智能汽車四大業務板塊分別實現營收14.64億元、10.96億元、9.55億元以及2.92億元。
國聯證券研報表示,商湯長期耕耘人工智能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與領先的學術研究成果,專注打造優秀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方案,先后推出了手機端AI服務、自動駕駛方案、城市與企業方舟平臺,形成了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汽車、智慧商業四大業務板塊。在領先的技術驅動下,各業務板塊發展良好,尤其是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業務,2022年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30%和59%。
國金證券指出,與其他提供大語言模型的企業相比,商湯優勢包括技術與人才優勢、算力供給優勢、中立的第三方立場,還有相對其他算法企業具備的資金優勢,但在穩定的盈利模式和落地應用生態建設方面略有不足。
推出自研中文語言大模型
“商量SenseChat 2.0”
今年4月,商湯正式發布“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以及自研中文語言大模型“商量SenseChat”。
國聯證券稱,AI大模型開啟商湯二次增長曲線。商湯在研發投入、業務規模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也是國內率先布局AI大模型的廠商,疊加在多個應用場景中的應用實踐,公司在AI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應用經驗,有望在AI2.0時代占據領先優勢,推動公司業績進一步增長。
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前從商湯獲悉,公司6月公布了自研中文語言大模型“商量SenseChat 2.0”在MMLU、AGIeval、C-eval三個權威大語言模型評測基準的成績。根據評測結果,“商量SenseChat 2.0”在三個測試集中表現均領先ChatGPT,部分已十分接近GPT4的水平。
在7月上旬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在“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全面升級發布會上表示:“大模型的突破,掀起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輪技術革命,隨之而來的是產業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全新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模式正迅速涌現。商湯希望通過‘大模型+大裝置’持續推動AI基礎設施能力的提升,不僅打造通用能力更加強大的基礎模型,也進一步高效融合不同垂直領域的專業知識,構建更懂行業、更具專長的專業大模型,從根本上降低大模型的下游應用成本和門檻,讓大模型的產業價值在千行百業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