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23年基金二季報的披露完畢,次新主動權益基金的建倉情況也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不少次新基金在震蕩市下選擇減緩建倉節奏,納入統計的240只首次披露季報的主動權益基金平均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62.85%,屬于中性偏上水平。
與此同時,二季報也揭開了包括招商基金朱紅裕、華安基金胡宜斌、創金合信金李游、國投瑞銀基金施成等一批知名基金經理的建倉思路。整體來看,二季度基金經理建倉更偏慎重,多位基金經理在二季度堅持低倉位、穩健、均衡的投資策略構建投資組合。
二季度平均倉位62.85%
建倉更偏慎重
一批在從今年3月成立的次新權益基金首次披露季報,揭開了在期間市場震蕩之下的基金建倉情況。
整體來看,因市場波動較大,次新主動權益基金建倉的節奏更偏慎重。數據顯示,統計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240只首次披露季報的主動權益基金平均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62.85%,屬于中性偏上水平。
具體來看,建倉速度也出現分化。合計55只主動權益次新基金二季度末倉位超過90%,意味著這些基金基本完成了建倉,占比22.92%。而二季度末倉位在60%之下的主動權益基金有90只,占比達到37.5%。
從主動權益次新基金的二季報中,也顯示出不少知名基金經理的建倉思路。比如朱紅裕管理的招商社會責任A,該基金在2季度中期成立,適逢A股和港股市場加速下跌之時,朱紅裕加快了建倉節奏,主要增持了港股互聯網、計算機、家電、大眾消費品、醫藥、輕工等行業,截止二季報,該基金股票倉位在94.30%。
李游管理的創金合信產業臻選平衡A,該基金成立于今年3月初,在二季度基金倉位有較大提升,持倉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順周期和 AI 三個方向。李游在二季報中表示,自己進一步減少了光伏一體化組件、順周期行業配置,增加了 AI 行業配置。此外,維持電動車為重點配置。截止二季報,該基金股票倉位為57.51%。
胡宜斌管理的華安景氣領航A,該基金成立于今年4月下旬,二季度胡宜斌建倉了一些受益于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相關配置, 同時也配置了部分能夠受益于內需復蘇方向的消費和上游原材料相關方向。截止二季報,該基金股票倉位為46.29%。
施成等人管理的國投瑞銀景氣驅動A,該基金成立于今年3月中旬,從建倉情況來看,更偏慎重。
截止二季報,該基金股票倉位為45.66%。施成在二季報中表示,產品成立三月有余,期間一直保持較低倉位運行。主要源于:由于一季度來的強復蘇預期在二季度走弱,周期板塊(有色、化工、煤炭等)出現了無差別的大幅回調,控制倉位避免產品回撤較多;同時,持倉標的選擇更多偏向于自下而上的一些品種,比如化工、有色里的新材料標的,此外對于中長期邏輯比較順的銅鋁、黃金、煤炭及一些化工龍頭白馬等仍然保持了一定倉位。
施成認為宏觀悲觀預期壓制了其價格,后續悲觀預期若有扭轉,彈性仍然較大,會擇機加大對這些品種的配置。
此外,貝萊德行業優選基金經理神玉飛在回顧二季度基金操作策略時,坦言低倉位的選擇是正確的,堅守高質量標的也對控制組合的回撤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行業配置和風格的判斷出現了偏差,回頭看整個二季度A股市場的動量因子都十分有效。
對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的權益市場審慎樂觀
對于后市,朱紅裕在二季報中表示,年初之時,我們認為2023年對我們的挑戰會甚于2022年,但市場對經濟預期的變化導致的波動以及市場博弈導致的結構分化,依然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展望未來,我們對2023年下半年及2024年的權益市場審慎樂觀,這種信心來自于我們對國內庫存周期基本見底和海外流動性環境逐漸改善的基本判斷,也來自于市場已經較為充分地預期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困難,更來自于中國依然有一批胸懷天下、逆向而行、踏實擔當的企業家。
藍小康在今年3月下旬新成立的中歐融恒平衡A季報中表示,目前的權益市場具有吸引力,是投資者介入的好時點。在這個位置進行權益資產投資,長期獲得穩健回報的可能性較高,權益資產比債券等資產更具有性價比。
李瑞在今年3月初新成立的東方高端制造季報中表示,2023 年的經濟形勢和年初市場一致預期的有所不同,疊加國際形勢變化和海外高通脹,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中觀和微觀角度去觀察數據,經濟比預想的弱,市場的主要機會集中在估值層面。
一方面是技術創新帶來的產業趨勢性機會的估值提升行情,另一方面是結構性低估值板塊的估值修復, 要代表是中特估。隨著數據陸續出臺,市場開始重新博弈政策,但總量政策大概率是較為節制的,產業政策可能是更為重要的,主要還是涉及到中長期自主可控和中長期產業支持。展望后市,還是尋找結構性機會和個股為主,市場主線還是中長期產業趨勢和政策支持的領域和方向。
可關注AI、半導體、新能源和汽車、創新藥等領域
對于板塊機會,胡宜斌在二季報中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將重點關注以下幾類機會:1. 尖端技術突破和科技創新:中長期來看,全球在半導體、新能源、新一代通信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仍將持續誕生產生創新帶來的新機遇,每一次產業創新和技術迭代,都蘊藏著彎道超車的機會。隨著我國在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國制造業優勢有望由勞動力成本驅動轉向技術和創新驅動,未來國內一大批企業將伴隨各領域的尖端技術突破,不斷成為占領全球創新制高點的獨角獸,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有望長期看到這些企業主營收入持續增長、市場份額持續擴張和 ROE 的持續上升。
2.數字經濟和AI帶來的創新周期:(1)我們密切關注并始終堅持配置一部分科技創新在物聯網、元宇宙、工業互聯網、AR/VR、云計算的應用,同時繼續緊密挖掘并跟蹤人工智能在新渠道、新技術、新硬件、新形態的投資機會;(2)我們高度認同 AI 將不斷改變人類生活,我們高度重視 AI 和 IOT 產業共振形成的全新商業機會,以及,AI 在 B 端和 C 端應用的創新生態。
3. 中長期受益于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消費升級和上游領域:受益于國民經濟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部分代表消費升級的品類有望成為消費中最具成長性的方向,一些新興消費在居民消費構成中的比重仍處于不斷上升態勢,我們高度重視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在各類新興消費賽道中產生的變革和機會。另外,我們也高度關注全球清潔能源變革對上游資源成本和供給格局帶來的不可逆變化,在一些下游包括戰略新興產業的關鍵資源,尤其是產業中起到主導地位的央、國企,有望被看到在盈利和估值方面的積極變化。
李游在二季報中表示,看好電動車領域,隨著二季度碳酸鋰價格企穩,中游產業鏈開始補庫存,疊加電動車銷量增速加快,下半年行業有望迎來反彈;報告期內本基金增加了少量戶用儲能行業的持倉,經過半年的去庫存,歐洲戶儲去庫存接近尾聲,行業可以開始密切關注。
此外,AI產業趨勢非常明確,市場很快達成了共識, 結構上算力端和包括機器人在內的應用端都有配置。另外,國內經濟復蘇低于預期,若下半年出臺刺激政策,順周期行業有望迎來階段性反彈的機會。
施成在最新二季報中表示,對周期品并不悲觀,傳統周期品比如銅鋁庫存一直創新低,需求其實不差;新興周期品如新能源金屬鋰、稀土磁材等未來需求依然旺盛,只待價格筑底,后續仍有機會;貴金屬比如黃金,聯儲尚有兩次加息的預期暫時打亂了其上漲節奏,但短期加息尾聲、實際利率面臨見頂回落,中長期全球去美元化邏輯正逐步兌現, 我們認為貴金屬牛市尚未止息;而今年異軍突起的人工智能及預期見底回升的電子等領域亦有許多新材料標的可以挖掘及布局。
藍小康在最新季報中表示,上游資產的高景氣盈利將維持較長時間,因此我們看好上游資源品的投資價值。與歷史相比,宏觀經濟的彈性在下降;未來更重要的是轉型而不是保持非常快速的總量經濟增長。但這并不意味著,與經濟穩增長的資產就不能投資。只要企業能夠保持競爭力,估值具有吸引力,仍可能成為好的投資選擇。新興產業領域中,AI、半導體、新能源和汽車、創新藥是長期主賽道,需要長期深入研究跟蹤,適時投資。具體到行業上,我們重點關注有色、石油、煤炭、建筑、工程機械與重卡、造船、非銀、銀行、化工與新材料、電新、醫藥等行業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