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美利差保持高位,這是否加劇資本流出壓力?7月2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國新辦舉行的2023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發布會上回應稱,今年一季度中國國際收支呈現的是經常賬戶順差和資本賬戶逆差,而且是自主平衡的狀況,資本項下的逆差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趨穩態勢,并且各類的境外投資總體看合計已經恢復了凈流入。
“從上半年看,我們的跨境資金流動相對也是穩定的,在外匯市場的供求上的表現也是基本平衡的?!蓖醮河⒈硎?。
談及外資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王春英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的跨境債券投資表現仍然是比較低迷的,但是外資投資中國債券市場還是總體向好的。
王春英表示,不考慮到期兌付,今年上半年外資凈買入境內債券是790億美元,扭轉了去年凈賣出的走勢。尤其是二季度,二季度外資凈買入境內債券585億美元,處于季度比較高的水平。如果考慮到期兌付,今年外資已經連續兩個月凈增持境內債券,其中6月凈增持超過110億美元。
“展望未來,境外的投資者應該還會繼續增持,穩步配置中國的人民幣資產。因為人民幣資產分散化的投資價值和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配置的優勢還在。之所以這么講,是因為中國的貨幣政策還是堅持以我為主,所以人民幣債券和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債券走勢都不同,所以中國債券市場的分散化投資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同時我們債券市場規模在全球處于第二位,流動性很好,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覺得債券市場是有吸引力的?!蓖醮河⒈硎尽?/p>
王春英表示,下一步政策上會持續優化債券市場的開放,不斷推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總的來看,中國債券市場堅持漸進可控、平衡效率和安全的原則對外開放,外資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是有穩定的和可持續增長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