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增發上市日計算,今年以來有32家券商(不含券商資管子公司)參與了88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合計認購金額達204.48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權益市場波動較大,而定增市場由于具有一定的折扣率,天然帶有一定安全墊,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對于券商自營等資管機構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券商積極參與定增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券商參與定增的力度往往較大,且占據較大市場份額。截至昨日,有4家券商年內參與10家以上上市公司定增。
Choice數據顯示,國泰君安證券參與定增的熱情最高,達到35家;其次是中信證券,達19家;中金公司、海通證券也分別參與15家、10家上市公司的定增;緊隨其后的是中信建投證券(9家)、廣發證券(8家)、開源證券(7家)、申萬宏源證券(6家)、招商證券(5家)。
今年以來,參與定增的資金投入方面,國泰君安證券以62.8億元遙遙領先,廣發證券以24.58億元獲得榜眼,招商證券以20.83億元摘得探花。此外,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年內參與定增的資金額也達到18.88億元、15.43億元、14.57億元。
記者注意到,一些上市公司在定增中受到多家券商的一致青睞。比如,長江電力在4月份募集結束的定增中,吸引了招商證券、國泰君安、摩根大通、申萬宏源證券、廣發證券等券商的重金參與,且招商證券、國泰君安及摩根大通參與的金額均超過10億元。
上海一家中小型券商自營業務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近幾年權益市場風格變化比較快,券商自營在權益配置方面,也會更多考慮在股票多頭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相對較低風險的資產。像定增項目往往帶有一定折扣,盡管要承擔半年的鎖定期,但至少有一定安全墊,這是我們十分感興趣的一類資產。”
定增各有所好
在定增標的方面,不同券商展現出了不同的偏好。
國泰君安較為偏愛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基礎化工行業,參與定增的上市企業數量分別達6家、5家、5家。比如,在機械設備行業,國泰君安獲配了秦川機床、佳力圖、宏華數科等;在電力設備行業則入股了東方日升、恩捷股份、派能科技等;在基礎化工行業中,入股了中核鈦白、泰和新材等。
從定增獲配金額來看,國泰君安年內定增獲配金額最高的分別是長江電力、東方日升、中礦資源,分別為12.42億元、6.3億元、5.8億元。
在中信證券年內參與定增的19只個股中,計算機、汽車、醫藥板塊的個股分別占到5家、4家、3家。比如,計算機板塊中信證券定增入股了東方通、佳都科技;汽車板塊標的包括北汽藍谷、欣銳科技;醫藥板塊則包括濟民醫療、九洲藥業。從定增獲配金額來看,東方通、容大感光、錦浪科技的金額最大,分別為2.44億元、1.95億元、1.52億元。
中金公司參與定增的股票行業分布較為分散,15只標的中有3只來自公用事業行業,分別為浙江新能、天富能源、晶科科技。從定增獲配金額來看,中金公司年內有3只股票獲配金額超1億元,分別是中核鈦白(5.52億元)、中礦資源(1.61億元)、浙江新能(1.19億元)。
參與定增盈虧不一
一直以來,定增項目作為確定性較高的投資機會,乃機構重要的布局方向。從結果來看,不少券商通過定增獲得不菲的收益。
比如,7月12日,濟民醫療宣布定增股票解禁流通,就讓參與定增的5家券商獲利。1月7日,濟民醫療以每股8.14元的價格募資4.9億元,其中中信證券等5家券商合計認購3.23億元。截至昨日,濟民醫療股價為9.89元/股,相比發行價高出21.71%。
在6個月的鎖定期下,年內上市的定增份額大多并未解禁。不過,從Choice數據來看,截至昨日收盤,年內券商參與定增認購的股票中,約七成目前為浮盈狀態。
不過,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即便有一定“安全墊”,也并非所有券商都能在定增中取得正收益。比如,國泰君安及中信證券共同認購的九洲藥業、錦浪科技,目前均相比定增價格折價30%以上,產生一定浮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