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2019年首輪“百縣百品”上線以來,4年內上海各對口地區會同各區和前方工作機構所推薦的產品,已經從初次評選的96個產品,增長到2022年推薦入列的九大類(蔬菜、水果、肉蛋禽、食用菌、非遺及文創、休閑食品、茶咖、糧油豆、其他)762個產品。2022年,實現年度銷售中西部農產品132.5億元。
上海還將為對口地區的特色農貿產品帶來多少種可能性?
“疫情過后,我們需要為農貿產品的銷路尋找新的渠道和機會?!痹诩磳⒂?月20日至23日舉辦的“第六屆上海市對口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現場,第一財經從新疆克拉瑪依、安徽六安、福建三明、云南保山等多家上海對口地區的農貿企業處了解到,近幾年,上海不但為特色產品提供了從形象設計、到包裝策劃的最強腦力支持,也成為消費購買的“大后方”;接下來,“組團式”產品推介將成為常態化。
克拉瑪依紅果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虎告訴記者,“有機”亞麻籽油今年初上市以來銷量很好,改進成小包裝后也更加符合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消費者綠色、健康的訴求,“但生產有機食品需要經過土壤環境、生產工藝的認證,確保沒有化械添加劑,這對技術要求較高,下階段公司還將和上??蒲袌F隊做進一步的合作提升?!?/p>
“克拉瑪依地區的紅棗、沙棘、樹莓等原材料品質好,在食材上具有很大優勢,同時企業的經營也誠信可靠。”上海市國資委研究室副主任、三級調研員郭華(掛職克拉瑪依文體旅游局)此次帶來10余家企業、40多種克拉瑪依本土生產的模特色產品。“下階段,我們還是要考慮從食材的鎖鮮、儲存等技術方式上著手,使特色產品能夠銷售到更遠的地方;品質、口感、價格等需要在技術介入的同時取一個平衡點?!?/p>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供銷社龍山基層社主任劉青青也連續多年參與展銷會。她告訴記者,通過滬滇合作,供銷社28家企業的40多種特色產品終于有了酒店、賣場的銷路,但一些觀念和思想上的變化更重要?!氨热?,我們保山自產的牛油果,以前都是8個一裝,找到上海的設計團隊經過手繪設計后,風格更簡潔,份量更適合年輕群體,也打開了市場?!?/p>
“再比如,我們的石斛此前都是拿一個泡沫箱或紙箱散裝,完全沒有包裝意識,直到學習了上海一些品牌的運營經驗,將石斛進行了小份量分裝,也更方便消費者攜帶。”劉青青說,當前,另有一家上海生產制造企業為其提供了“凍干”技術,“凍干后的石斛粉用礦泉水就可以沖泡,一些白領在辦公室就能喝?!?/p>
福建三明、安徽六安的農貿特色產品又有哪些亮點?
“今年,我們將所有福建三明的特色農貿產品都換了新包裝。”福建三明宏煜瓏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琪瓏告訴記者,包括淮山面、淮山蛋卷,有機銀耳、高山蓮子銀耳羹等都換上了具有三明非遺文化特色的外包裝,無糖、萃取和鎖鮮的方式也更適合人們對于健康的新需求。
黃琪瓏說,團隊與上海楊浦區的多個街道達成合作,將來自三明“山海合作社”在街道落地快閃店,并與網絡大V及KOL等共同擴大三明特色農貿產品在上海消費者群體中的影響力。
此外,在安徽六安展銷區域,霍山米斛成為了此次展銷會的“重頭”。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霍山米斛的核心產區在六安,銷售中心則在上海?!吧虾5匿N售中心還吸納了好幾位六安當地員工,通過抖音、淘寶直播來推廣產品?!?/p>
記者還了解到,為期4天的展銷會將延續以往數屆中展覽展銷及成果展示、專業采購、推介會等活動并行的模式,滿足各類采購群體、消費群體和各領域參展品牌的消費提升訴求;同時,以線下展示對接為主、線上補充、市區聯動為原則,充分發揮好上海大市場、大平臺、大流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