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工銀瑞信基金發表觀點稱,據俄羅斯衛星社7月17日報道,俄羅斯已停止續期《黑海谷物出口協議》。工銀瑞信基金認為,本輪停止續期的影響目前看小于去年。去年谷物原本供應偏緊,再加上戰爭突發,短期沒有太好的應對措施,催化了全球糧食價格上漲。而本輪糧食產量處于恢復期,其他主產國也在調整,因此從短期供需節奏上要比去年更加寬松。而今年極端厄爾尼諾天氣的影響,對農產品的生產是更大的擾動因素,市場短期對大宗農產品減產/漲價的預期在逐步抬升。天氣因素疊加黑海出口問題的情緒炒作,短期市場有望提升對農產品相關產業鏈的關注度,可重點關注種植業相關標的以及種子板塊。
工銀瑞信基金分析到,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途經黑海的農產品出口都受到了干擾。2022年7月,俄、烏、土與聯合國就黑海糧食外運問題簽署相關協議并多次續簽。協議分為兩部分:一是俄方確保烏克蘭運糧船安全出海;二是西方解除俄的食品和化肥出口與金融系統等制裁。由于第二條未兌現,俄方聲稱不續簽該項協議。在2022年10月俄羅斯也一度短暫退出了協議,后又進行續簽。根據聯合國、烏克蘭農業部數據,烏克蘭在協議執行期間出口了5060萬噸谷物。其中,超3200萬噸糧食從協議規定的港口運出,包含超1600萬噸玉米和900萬噸小麥。據USDA數據,2022年烏克蘭玉米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14.6%,小麥占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