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風格切換較快,基金整體缺乏賺錢效應,投資者陪伴尤為重要,基金公司也在加大力度,通過形式多樣的線上投教、策略會、創意類視頻以及線下活動等幫助投資者樹立長期價值投資理念。
記者注意到,近日,中歐基金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打造了一檔對話基金經理的投資者教育欄目《一起聊聊》,優先邀請近階段處于“逆風期”的基金經理來做分享,不僅向投資者講述他們面對市場波動時的心路歷程,還要直面前期在基金社區等渠道收集到的持有人犀利提問,例如“怎么調節心情”、“判斷錯的、做錯的地方有哪些”,向投資者提供誠摯、走心的回應。
據悉,目前已有4位基金經理在欄目中對投資者關心的問題作出了誠懇回答,包括袁維德、羅佳明、劉偉偉和李帥。首位參與欄目的基金經理是袁維德,他在回答投資者“短期業績不好時,壓力來自哪里”的尖銳問題時表示:“壓力或者其他負面情緒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它會告訴我們,現在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要找到問題,研究清楚、作出決策,無論是改變或是繼續等待。”
羅佳明談到了堅守價值投資理念和短期主題投資間的矛盾,他感慨,從短期結果來看,不參與主題的炒作確實暫時“犧牲”了凈值的增長,但這是更安全的投資方式,任何新興行業的發展都不會一蹴而就,從“1到N”的過程必須經歷“愚昧之巔”的瘋狂,也一定會走到“絕望之谷”的冷清。
劉偉偉回答了如何力爭降低行業系統性風險的問題。他表示,需要對行業以及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做比較,更關注性價比高的行業、更有溢價能力的環節和更具長期競爭力的公司。當遇到可選的行業同時出現了估值泡沫或者景氣度下行等比較重大的風險極端情況時,也會通過系統性降低股票倉位來爭取降低回撤。
相較于中長期機會展望與分析,投資者或許更需要感同身受的陪伴,感受到基金經理與持有人在一起。正如李帥在《一起聊聊》欄目中對持有人坦言,自己可以用于投資的資金都買了自己的基金。當遇到市場和凈值下跌時,一定要心態平和,這樣才能理性分析,負面心態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大決策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