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2023年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重慶)活動走進了北碚區,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區域研學參訪活動。當天,港澳臺大學生們參觀了張自忠烈士陵園、西山坪村童家山村、重慶自然博物館等,其中,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潘家恩教授作為專家,現場進行座談交流。
當天,港澳臺大學生首先來到張自忠烈士陵園,他們現場聽取講解員介紹張自忠將軍的革命烈士事跡,參觀陳列的各種珍貴文物、文獻、照片和視頻等資料,感受英雄先烈們忠貞不屈的革命精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隨后,在西山坪村第一書記馮飛翔的帶領下,大學生們走進西山坪村的童家山村、芩蘢苑,深刻體會鄉村振興帶給當地鄉村的巨變,作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該村在“三村”書記的帶領下,成功培育出“三個書記”電商品牌,并注冊了“西山峽瓜”公用品牌,將村里的特色農產品賣向全國。
最后,大學生們參觀了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重慶自然博物館(西部科學院舊址)。在座談交流環節,西南大學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潘家恩教授以“盧作孚北碚鄉建對當代鄉村振興的啟示”為題展開講座。
據了解,本次暑期實習活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主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重慶市科協、重慶市教委、重慶大學、西南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共同承辦。本次活動有來自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及重慶郵電大學三所高校的港澳臺學生報名參加。實習學生將按照“1+3”模式組織實施,即“實習+研學、參訪、交流”,體驗在渝工作和生活。
本次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重慶的實習活動從2023年6月開始至8月結束,共13名港澳臺大學生參加維持為期5周左右的實習活動。在實習活動期間,主辦方將于周末組織4場“研學、參訪、交流”的活動。本次研學交流活動,主要是培養港澳臺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科學家精神教育,感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后的新農村和新風貌,更好地將個人成長成才融入祖國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