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期的孩子足部骨骼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出現各種足部問題,家長需要重視起來。
比如常見的扁平足和足外翻,家長可以通過簡單的“足底水印”測試,初判孩子足弓發育情況;或讓孩子自然站立,觀察其足跟傾斜情況。
據了解,國內足部疾病發生率為5%-7%,脊椎側彎發生率為10%左右。一般孩子的足弓在4-6歲開始形成,隨著青春期結束而停止發育。扁平足等足弓疾病若發現及時,及早干預療治理,是可以康復的。脊柱側彎是危害青少年的常見疾病。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可以通過物理治理、運動康復、Schroth脊柱側彎三維療法、佩戴支具(矯形器)等方法控制側彎的進展。
兒童足脊的表現
足部出現病變或長期不正常的行走習慣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會使足部產生疲勞、受傷,又因代償作用對膝關節、脊柱及肩關節等部位也產生嚴重影響,形成“X”﹨“O”型腿,甚至會導致全身身體力學失衡或產生疾病。提醒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留意孩子的步態、坐姿、站姿,及時發現足脊的異常情況,盡早干預。
“扁平足患者走路的時候受力不均,不進行干預危害很大,不僅影響孩子的走路,還會連累膝蓋、頸椎健康。矯正扁平足通常采用矯形鞋墊,根據孩子腳的實際大小定制適合的鞋墊,承托足弓,平衡足底壓力分布,從而預防扁平足惡化,還能減輕扁平足對腰背脊柱健康的影響。
過半學生不知道如何護理足脊
在學生的'足脊健康課堂'上,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們的足脊需要護理?',超過半數同學表示并不知道如何正確護理足脊,有很多同學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扁平足。
數據顯示,廣州市越秀區某小學曾為全校1282名學生做了足印分析檢查。結果顯示,有近七成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現象。'與高發生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家長和青少年對足脊健康的認識不足。'
很多足部現象并非疾病,只要在兒童足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護理,可預防相關后遺癥的出現。'4~13歲是兒童骨骼發育的關鍵期,因此建議在這個年齡段多做足部運動,鍛煉足部肌肉,如發現足脊有任何不適應馬上尋求醫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