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晚間,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下文簡稱:《意見》)。
《意見》支持平臺企業科技創新,鼓勵平臺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圍繞平臺經濟底層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組織開展科研攻關,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操作系統、處理器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
與此同時,《意見》還指出,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人工智能算力平臺布局,加強算法創新與應用,構建算法轉化與應用生態。
具體舉措方面,《意見》提到要支持平臺企業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載體;依法依規落實平臺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支持平臺企業通過開放創新資源、發布眾包任務等方式,更好開展技術研發等創新活動等;進一步健全適應平臺企業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指導企業做好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保護權利人和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
此前于5月底,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紛紛出臺支持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
上海提到,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新型基礎設施,支持民營企業廣泛參與數據、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
北京提出,要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加快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等項目建設。
深圳表示,要整合算力資源,建設城市級算力統籌調度平臺,實現“算力一網化、統籌一體化、調度一站式”。
算力調度/交易平臺建設、本土化或為發展方向
AI技術發展為大勢所趨,隨著AI應用的不斷普及,作為AI大模型的基礎設施,算力相關需求不斷提升。
從需求端來看,模型的升級迭代導致其參數量呈指數級增加趨勢。經天風證券測算,按照A100 640GB服務器參數假設,AI訓練端需要服務器數量為3423臺/日,推理端隨著用戶量和訪問互動量上升,算力需求也持續提升中。
在政策的不斷加持下,多家機構認為,無論是從硬件端的電子及半導體,還是到軟件端的辦公軟件、數據庫等,算力網絡整條產業鏈在本土化要求、政策催化下將拓寬未來發展空間。
東吳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政府算力建設、算力調度和交易平臺以及本土化將是中國算力發展的獨特方向。
北上深等地均明確指出建設算力調度/交易中心,上海的云賽智聯公司已經于2023年3月交付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本土化方面,北京、上海兩地表明要推動本土AI芯片實現突破,拓展本土芯片的應用。
產業鏈層面,AI算力產業鏈可分為AI芯片,服務器整機制造,AI算力中心建設和運營,AI公共算力平臺建設等環節。東吳證券進一步指出,在算力發展的進程中,具備IDC建設、運營能力的地方國企具備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