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光譜技術
近紅外光譜技術(NIR)是 90 年代以來發展快、引人注目的分析技術之一。隨著 NIR 分析方法的深入應用和發展,已逐漸得到大眾的普遍接受和的認可。FT-NIR:這類儀器利用邁克耳孫干涉儀技術的傅立葉交換性質,通過移動的鏡面創造能夠與某個光譜形成數學相關的干涉圖樣。 1978年美國和加大就采用近紅外法作為分析小麥蛋白質的標準方法, 1998 年美國材料試驗學會制訂了近紅外光譜測定多元醇(聚亞安酯原材料)中羥值含量的ASTM D6342 標準方法。2003年,在我國也正式實施了近紅外光譜方法測定飼料中水分、粗蛋白質、粗纖維、粗脂肪、賴氨酸、蛋氨酸的 GB/T 188682002
由于近紅外光在常規光纖中有良好的傳輸特性,且其儀器較簡單、分析速度快、非破壞性和樣品制備量小、幾乎適合各類樣品(液體、粘稠體、涂層、粉末和固體)分析、多組分多通道同時測定等特點,成為在線分析儀表中的一枝奇葩。通過軟件設計可以實現極為簡單的操作要求,在整個測量過程中引入的人為誤差較小。近幾年,隨著化學計量學、光纖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應用于包括農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藥、等在內的許多領域,為科研、教學以及生產過程控制提供了一個十分廣闊的使用空間。
近紅外分析儀應用領域
近紅外分析儀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在農業領域,該技術可以用于快速檢測食品和農產品的品質和衛生安全情況。在制藥行業,近紅外分析儀可以幫助制藥廠家快速地確定新型藥品的成分和結構,從而降低研發成本和時間。1978年美國和加大就采用近紅外法作為分析小麥蛋白質的標準方法,1998年美國材料試驗學會制訂了近紅外光譜測定多元醇(聚亞安酯原材料)中羥值含量的ASTMD6342標準方法。在環境監測領域,該技術可以用于檢測空氣、水和土壤中污染物的種類和含量。在工業生產中,近紅外分析儀可以實現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快速檢測和質量控制,提高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
近紅外分析儀優點
近紅外分析儀不僅應用范圍廣泛,而且具有許多優點。首先,該技術可以避免樣品破壞,不需要進行化學反應和處理,減少了污染和廢棄物的排放。有的于測定短波段的近紅外光譜,也有的適用于測定長波段的近紅外光譜。其次,近紅外分析儀具有快速和更有效的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樣品的測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益。該技術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和精度,可以對微量物質進行檢測和分析,保證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