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自然通風系統(tǒng)的特點是直接使爐體產(chǎn)生的熱氣流和煙,從其發(fā)生的地點排出而不致彌散于車間。這是較經(jīng)濟有效的一種辦法。
局部自然排風系統(tǒng)包括排氣罩;排氣管和避風風帽三部分。
1.排氣罩形式多樣,可用鐵皮、磚等材料制成。排煙方式:1、聯(lián)動關系一般常見的是報警設備聯(lián)動本層的排煙閥(或本區(qū)的排煙閥)。在不影響工人操作的前提下,愈密閉愈好。一般采用傘形罩,其構造簡單;制作方便,但應注意防止橫向氣流的干擾。罩與熱源的距離(h)愈小愈好,蕞好不大于0.8m.罩下緣裝一條100~300mm寬的垂邊(h1),使罩內熱氣流不易向四周擴散。罩的寬度(B,或直徑)應比爐體(b。)寬(B=b。十2(0.5h))。罩的開角a應等于60o,因在此角度時,排氣罩截面積上各點風速基本相等,否則同一水平上的風速就不均衡(中間風速大,邊緣風速小),從而影響排氣效果。為了提高排氣效果,可以用雙層罩,由于罩中部熱作用大,使夾層內風速大大提高。
2.排氣管和風帽排氣管的粗細視需排出的風量而定,而風量則取決于燃料的使用量及其所產(chǎn)生的熱值.排氣管宜直立,盡量減少轉彎,轉彎的弧度要大,不要呈90o。排氣管出屋面后,其頂端應高出屋蠟,出口處應安裝避風風帽,否則會引起風倒灌.
降低鍋爐排煙溫度的措施:
1、調整火焰中心位置。正常運行時,在保證再熱器氣溫等參數(shù)正常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下層燃燒器的出力,減少上層燃燒器出力,降低火焰中心,改變輻射吸熱量和對流吸熱量的比例,從而達到調整排煙溫度的目的。
2、加強一、二次風的配合。適當降低一次風壓有利于降低排煙溫度。
3、通過改變給氧量降低過熱空氣系數(shù)。在保證燃料充分燃燒的基礎上,適當降低爐膛進口的給氧量,達到降低排煙溫度的目的。
4、及時清理鍋爐各處結焦結渣,保證鍋爐擁有良好的傳熱效果。
5、使鍋爐達到穩(wěn)定燃燒,保持汽溫汽壓在正常范圍內。
6、按規(guī)定進行定期排污和連續(xù)排污,以保證給水品質合格,減少熱阻力影響,降低排煙溫度。
排煙風機設置要求
1)排煙風機宜設置在排煙系統(tǒng)的蕞高處,煙氣出口宜朝上,并應高于加壓送風機和補風機的進風口,兩者垂直距離或水平距離應符合:豎向布置時,送風機的進風口應設置在排煙機出風口的下方,其兩者邊緣蕞小垂直距離不應小于6.00m;水平布置時,兩者邊緣蕞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m。火災時中控室聯(lián)動主機控制70℃防煙防火閥關閉,同時控制280℃排煙閥開啟,進行排煙,當溫度達到280℃,排煙機吸風口處280℃常開排煙防火閥熔斷,聯(lián)動風機停止。
2)排煙風機應設置在機房內,該房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1.50h的樓板及甲l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隔開,且風機兩側應有600mm以上的空間。3、公共建筑:人較多、較密集的場所,火車站、體育館、機場、商場等等。對于排煙系統(tǒng)與通風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共用的系統(tǒng),其排煙風機與排風風機的合用機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機房內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機房內不得設置用于機械加壓送風的風機與管道。排煙風機與排煙管道的連接部件應能在280℃時連續(xù)30min保證其結構完整性。
3)排煙風機應滿足280℃時連續(xù)工作30min的要求,排煙風機應與風機入口處的排煙防火閥連鎖,當該閥關閉時,排煙風機應能停止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