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纖維國內需求持續增長,2022年國產量首次超越進口量,這家碳纖維國產化領先企業19.5億元加碼產能,有望率先受益;國內外訂單充足;
定增融資12.3億擴張核心業務,這家工業機床龍頭企業再布局五軸機床;產品涉獵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導軌絲杠,齒輪刀具產品持續優勢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
精工科技
5月25日,中信證券、中歐基金等76家機構,對精工科技(002006.SZ)進行調研活動。副總經理、董秘夏青華女士回復機構提問。
精工科技官網顯示,公司是碳纖維設備龍頭,主要從事碳纖維裝備、新能源裝備、智能建機裝備、智能紡機裝備等高新技術裝備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涵蓋國內千噸級碳纖維復合材料裝備生產、國內太陽能光伏工藝研究及太陽能光伏專用裝備制造。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71.99%,2023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約90%。
5月30日,精工科技公告,募資不超19.5億元定增獲股東大會通過,擬投資用于碳纖維及復材裝備智能制造建設項目、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定增加碼碳纖維產能。
行業消息上,我國碳纖維國產化需求旺盛,有利于刺激公司業績增長。據塞奧碳纖維研究報告數據,2015-2022年中國市場碳纖維需求量復合增長率為23.71%,2022年需求量達7.44萬噸。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碳纖維需求量將達到13.22萬噸,碳纖維國產化率將超80%。
財通證券指出,隨著我國碳纖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產能的持續提升,我國逐漸打破日本、美國的市場壟斷,碳纖維國產化不斷推進。2022年國內碳纖維7.44萬噸需求量中國內產量為4.5萬噸,國產化率猛增至60.5%,首次超越了進口量,國產化有望持續加速。
1、碳纖維需求持續提升,風電、新能源行業助陣市場
2022年底國內碳纖維總產能突破11萬噸,國產碳纖維總產量首次超國外,2022年國產化率達58.1%,同增11.2%。2022年總體需求同比上升。
公司碳纖維市場下游最大應用端的風電市場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帶動價格需求開始逐步釋放。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
新能源汽車當中的碳纖維壓力容器的用量的突破,也將會影響碳纖維市場的發展。消息面上,據工信部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規劃,中國2025和2030年氫燃料汽車規劃分別為10和100萬臺,對應年均銷量分別為2和20萬臺。
據華金證券測算,到2030年中國市場車載瓶對碳纖維的累計需求達到17.3萬噸,而2021年全球碳纖維總需求僅為11.8萬噸,供給缺口較大,未來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2、核心產業技術護城河,近2年相關業務營業收入增長率172.16%
公司于2015年完成國內首臺套千噸級碳纖維成套生產線的研發制造;于2020年首次出口該國產化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整線核心設備預氧爐于韓國。截至目前,公司仍為國內唯一一家出口氧化爐的廠家。
2020年以來,公司碳纖維裝備業務累計簽署合同金額超過30億元,完成18條全國產化碳纖維生產線的交付,單線月產能最高達270噸。公司碳纖維新材料裝備業務2020年至2022年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172.16%,2022年營業收入達15.37 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由19.39%提升至65.20%。
3、布局國內外市場,存量、新增訂單充足
國內方面,已交付吉林化纖、新疆隆炬等多條碳纖維生產線訂單,同時與浙江寶旌、上海石化研究院、長盛科技、常州宏發等均有合作。據華鑫證券研報,公司2023年一季度已累計收到吉林國興、吉林化纖合同款3.8、4.34億元。
國外方面,主要合作伙伴韓國曉星的全州工廠采購公司碳纖維核心設備已投入運行,今年將在中國江蘇徐州新增的8條碳化線項目,預計8月交付2條生產線。另計劃繼續拓展土耳其、印度等其他國外市場。
4、多晶設備起家,提前布局光伏行業單晶爐
公司2005年于多晶設備起家,2021年轉型光伏裝備領域提前布局單晶爐,近年成功研制出單晶爐、金剛線切片機、沉積爐、高溫純化爐等裝備。
浙商證券分析,公司與弘元新材料(上機數控)的合作已逐步形成單晶設備的批量生產和銷售,期待銷量拐點將至。
機構觀點:
華鑫證券提出,據測算,我國碳纖維市場規模將維持高增速增長,2025年我國碳纖維市場規模預計可達244 億元。受益于碳纖維擴產節奏提速和國產化加速帶來的需求提振,及現金回流改善,公司合同訂單規模和訂單執行效率有望雙升,營收增幅有望進一步擴大,成長可期。
秦川機床
5月24日到5月26日,華泰證券、廣發基金、中歐基金等45家機構,對秦川機床(000837.SZ)進行調研活動。董事會秘書李靜女士負責回復機構提問。
秦川機床官網顯示,公司包含主機業務、高端制造業務、核心零部件業務、智能制造業務四大業務板塊,產品包括高端數控車床、外圓磨床、齒輪加工機床、加工中心、滾動功能部件等,擁有寶雞機床、漢江機床、漢江工具、沃克齒輪等子公司。
2022年10月,公司非公開發行預案獲證監會受理,擬融資12.3億元用于機床、零部件等核心業務擴張。
行業消息上,5月11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會議提出,要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力度,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今(截至到6月2日收盤),秦川機床震蕩上行,累計漲幅為21.23%。
太平洋證券指出,機床上一輪產量高峰期始于2010年,按照一般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同時考慮到此前更新需求有所延緩,由此推算,當前已進入更新換代高峰期,對機床需求形成有力底部支撐。在中高端機床市場,整機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國產化空間廣闊。
1、加碼布局五軸機床產品,國產化未來廣闊
自產自供:公司目五軸機床關鍵零部件如產品中的擺頭、轉臺、搖籃、主軸、絲杠導軌等性能指標已達到五軸機床要求標準,公司可自行生產提供。
國產化潛力:受國家“04專項”支持,持續國產化諸多國外技術如臥式五軸加工中心、立式五軸加工中心已實現批量生產,前者解決了國內市場空白。
2、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導軌絲杠國產化市場空間大,產品優勢明顯
機器人關節:國產化率僅30%,公司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占國內相關市場份額20-25%。,2023年預計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產品銷量和收入實現同比30%增長。
導軌絲杠:國產化率僅25%。我國2022年滾珠絲杠及滾動直線導軌市場容量約為 145 億元,預計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國產化空間巨大。而子公司漢江機床的產品已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微型精密滾珠絲杠副成為軍工行業多家企業指定產品。
3、精加工自研工藝提升,降本增效效果顯著
螺紋磨床系列產品升級改造,精加工水平改善:
①絲杠產品:由P1級提升到P0級,精度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效30%、降本15%。
?、趯к壆a品:精度由2級提升到1級,精度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效率提升15%。
4、齒輪刀具產品持續優勢,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最新提供的數據,2022年公司齒輪刀具產品市場占有率23.2%,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2022年全國在統計范圍內的齒輪刀具銷售收入為6.18億元,占總營業收入15%。
機構觀點:
國金證券認為,公司以齒、軸類加工主機為基礎,向滾動功能部件、乘用車零部件、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等領域不斷開拓,擬定增項目中零部件類產品預計合計新增收入9.2億元。以滾動功能部件為例,據測算在國內機床行業應用市場空間184.36億元,而目前市場被NSK、上銀等企業占據,在政策加速“自主可控”推進背景下國產化前景廣闊。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滾動功能部件領域有望實現國產化。核心零部件板塊計劃在“十四五”末占公司收入比例達到約20%。公司擬投資近2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滾動功能部件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基于既有技術與產品優勢,結合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趨勢,在現有產品基礎上實現產品升級與產能提升。
調研來源:浙江精工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5月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2023年5月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