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場逐漸調整,近一周調整更為明顯。我們在《好事多磨——23年二季度股市展望》中就指出市場中期向好趨勢未變,但二季度可能處于蓄勢階段,二季度以來市場表現也印證了我們的判斷。那么此次調整背后是何因素?調整進程走到哪一步了?本文對此做一個分析。
1. 近期市場調整的性質
上證指數5月9日達到年內高點后開始回調,近期A股市場調整明顯。如果從其他指數來看,2月以來萬得全A、滬深300、創(chuàng)業(yè)板指就已開始調整。自年內高點至今萬得全A指數最大跌幅8.3%,上證綜指最大跌幅7.3%,滬深300最大跌幅10.6%,創(chuàng)業(yè)板指最大跌幅16.8%。
近期市場調整背后是經濟修復不穩(wěn)固、股市資金面仍不寬裕。從基本面看,盡管一季度國內經濟修復斜率較高,但經濟的內生修復動能還偏弱,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斜率有所放緩。4月以來多項經濟指標低于預期,市場對經濟的預期再度轉弱。具體來看,4月制造業(yè)PMI環(huán)比下降2.7個百分點至49.2%,低于市場預期(Wind一致預期,下同)的51.4%,時隔3個月再度跌破枯榮線。通脹數據也引發(fā)了市場對“通縮”的擔憂,4月CPI下滑0.6個百分點至0.1%,低于市場預期的0.4%;PPI持續(xù)運行在負值區(qū)間,4月進一步下滑至-3.6%,低于預期的-3.3%。此后出爐的4月經濟數據再次低于預期:4月社零總額當月同比為18.4%,低于預期的20.2%,考慮到去年的低基數,兩年年化同比反而是下滑的;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當月同比下滑至-11.8%,結束連續(xù)3個月的環(huán)比提升的趨勢。從5月的高頻數據來看,地產和基建等數據均有所走弱,經濟復蘇仍不穩(wěn)固:地產方面,截至23/05/21,30大中城市商品房當周成交面積繼續(xù)回落,相較于2019年同比跌幅進一步擴大至32%?;ǚ矫?,石油瀝青開工率、水泥出貨率等基建高頻指標均明顯低于其他年份,反映當前開工、施工仍然偏弱。從資金面看,近期外資已在流出,公募發(fā)行未見起色,股市資金面仍不寬裕。去年10月以來的上漲行情中外資率先顯著流入,22/10/31-23/1/31期間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超2300億元。但2月以來北上資金流入明顯放緩,4月、5月(截至23/05/26,下同)還分別凈流出46、105億元。公募基金發(fā)行也相對緩慢,5月偏股型公募基金發(fā)行規(guī)模僅278億元,發(fā)行節(jié)奏仍在低位徘徊,內資流入還需一定時間。
市場中期趨勢向上,二季度是牛市初期的震蕩蓄勢階段。從中長期看,我們在《旭日初升——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展望-20221203》中分析過,從牛熊周期、估值、基本面、資金面等維度來看,22年10月底以來A股已經進入新一輪牛市周期。歷史經驗顯示,當五個基本面領先指標中至少三個企穩(wěn)時,即可確認市場底部反轉的信號出現。去年10月底時,我國大部分經濟數據已經有所恢復,五大基本面領先指標中(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制造業(yè)景氣度、汽車銷量累計同比、地產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均已回升。但牛市往往難以一蹴而就,我們在《好事多磨——23年二季度股市展望-20230401》中就提出二季度市場可能處蓄勢階段,近期市場的走勢也印證了我們的判斷。當前市場正處在牛市初期,就好比冬天已過、春天到來,氣溫整體已在回升,但短期溫度仍可能上下波動。因此,市場短期可能出現寬幅震蕩的情況,其背后源于牛市初期基本面還不夠扎實,更易受到其他因素的擾動。正如前文所述,4月多項經濟數據不及預期,說明國內基本面的復蘇尚不扎實,疊加股市資金面仍不寬裕,這就使得近期股市震蕩調整。
2. 當前市場調整幅度已較顯著
我們在上文提出,近期市場顯著調整的背后的核心因素是經濟修復斜率放緩、且股市資金面仍不寬裕。那么這次調整進程如何?
借鑒歷史,第一波上漲后回吐前期漲幅的0.5-0.7。歷次熊市見底后第一波上漲行情走完,市場往往會獲利回吐,背后的原因是基本面還不夠扎實。歷次回吐過程中上證指數平均下跌46天(剔除2019年),上證指數、滬深300、萬得全A、創(chuàng)業(yè)板指平均回撤13%左右、回吐前期上漲行情0.5-0.7左右的漲幅,詳見下表。
這次上證指數調整幅度不及歷史,但滬深300、創(chuàng)業(yè)板指的調整已經顯著。從A股主要指數來看,除了上證指數于5月上旬開始調整,滬深300、創(chuàng)業(yè)板指、萬得全A指數均于1月末、2月初陸續(xù)步入調整。我們對比歷次第一波上漲后主要指數的回撤幅度,看此次調整進程如何。
?、偕献C指數:上證指數自23/05/09的高點至今,回撤了7.3%,回吐了第一波上漲幅度的0.47,調整時間為16天。
?、谌f得全A:萬得全A自23/02/16開始步入調整,至今為止調整了98天、回撤幅度為8.3%,回吐前期漲幅的0.58。
?、蹨?00:滬深300自23/01/30開始步入調整,至今為止調整了116天、回撤幅度為10.6%,回吐前期漲幅的0.59。
④創(chuàng)業(yè)板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與滬深300同時自23/01/30開始步入調整,至今為止調整了116天、回撤幅度為16.8%,回吐前期漲幅的1.03。
綜合以上,盡管目前來看上證指數調整時空尚不及歷史,但從調整時間和回吐幅度來看,滬深300、萬得全A指數的調整幅度已經顯著,創(chuàng)業(yè)板指回吐幅度已經明顯超過歷次第一波上漲后的回撤。
多數行業(yè)調整幅度也已顯著。從行業(yè)指數層面看,本輪調整有先有后,多數行業(yè)自2月以來陸續(xù)步入調整,前期熱度較高的數字經濟、中特估相關行業(yè)較晚調整,如數字經濟指數于4月中旬開始調整,至今為止最大回撤/回吐前期漲幅為18%/0.49;中特估指數為12.3%/0.38。從具體行業(yè)來看,數字經濟板塊的傳媒、通信于4月末5月初步入調整,傳媒至今為止最大回撤/回吐前期漲幅分別為19.4%/0.41,通信為14.6%/0.44;中特估板塊的銀行、建筑裝飾于5月初開始調整,銀行至今為止最大回撤/回吐前期漲幅分別為12.9%/0.58,建筑裝飾為15.0%/0.57。
整體上看,近期調整以來申萬行業(yè)平均最大回撤為15.6%,平均回吐前期漲幅的0.77,已經回吐前期漲幅超過0.5的行業(yè)占比為84%。1/4的行業(yè)調整后的低點已經低于去年10月的低點,即已經完全回吐前期漲幅,具體為電力設備、煤炭、基礎化工、汽車、商貿零售、農林牧漁、有色和地產8個行業(yè),如電力設備至今的最大回撤/回吐前期漲幅分別為21.0%/1.85,商貿零售為24.1%/1.22。可見近期調整以來,多數行業(yè)的調整幅度已經比較顯著。
3. 未來市場重拾升勢的契機關注政策
當前經濟修復仍偏弱,關注國家領導人調研后是否有增量政策。正如我們前文所述,4月以來多項經濟指標低于市場預期,5月高頻數據也顯示經濟修復還偏弱。4月以來國家領導人陸續(xù)到各地調研,4月、5月習總書記分別到廣東、河北考察,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協同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協作。國務院總理李強于4月、5月分別到廣西、云南和山東調研,強調要著力增強廣西、云南等沿邊地區(qū)內生發(fā)展動力,著力擴內需穩(wěn)外需。今年兩會提出我國GDP增速目標為5%左右,從歷史上看,1990年至今的33年間,除1990、1998、2022年外,其余年份實際GDP增長均能實現或超越政府所定預期目標。今年一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為4.5%,且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表明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斜率放緩,我們認為實現穩(wěn)增長目標或還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需密切關注國家領導人調研后是否有增量的支持政策出臺。若政策在擴大內需、穩(wěn)定外貿等各方面給予更大力度支持,將加快經濟修復步伐,基本面復蘇有望驅動市場更加穩(wěn)健地上漲。微觀層面看,宏觀經濟的修復也將推動A股企業(yè)盈利上行,23Q1全部A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4%,環(huán)比22Q4提升0.6個百分點,我們認為A股盈利的低點逐漸顯現,上行周期或已開啟,預計Q2-Q4盈利穩(wěn)步復蘇,23年全部A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有望達10-15%。在盈利逐季度改善的背景下,A股有望趨勢上漲。
行業(yè)層面,數字經濟仍是主線,關注業(yè)績有望得到驗證的細分領域。我們在《借鑒13-15年,這次TMT行情到啥階段了?——對比歷史看數字經濟系列1-20230523》中提出,22年10月以來數字經濟行情受政策利好和產業(yè)變革雙重催化,相關行業(yè)估值明顯抬升,這類似于13-15年TMT行情的第一階段。4月TMT板塊已出現階段性熱度過高的情況,4月下旬以來行情熱度有所降溫,至今為止傳媒最大回撤/回吐前期漲幅為19.4%/0.41、計算機為19.6%/0.47、通信為14.6%/0.44、電子為18.6%/0.73,相關行業(yè)調整幅度已經比較明顯。
從中長期看,當前還處在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大周期中,因此政策支持疊加產業(yè)技術變革催化下的數字經濟或仍是牛市主線。借鑒13-15年TMT行情演繹節(jié)奏,在經歷了估值抬升階段后,未來數字經濟板塊或將進入業(yè)績驅動階段,而中報前后正是基本面數據驗證的窗口期,我們認為或可從政策和技術兩個角度尋找訂單好轉、業(yè)績顯現的領域。
關注政策發(fā)力的數字基建、數據要素等領域。今年以來,多地在對數字經濟發(fā)展提出明確考核要求。例如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增加值要超過1.6萬億元,按此目標推算23-27年間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增加值的年復合增速將達12.2%。我們認為隨著各地政府陸續(xù)加大對數字經濟領域的投入,數字經濟中數字基建、數據要素和信創(chuàng)等領域訂單和業(yè)績或有望受提振。根據中國通服基建產業(yè)研究院,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數據中心產業(yè)規(guī)模復合增速將達到25%。根據華經情報網,預計2025年信創(chuàng)產業(y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3354.6億元,22-25年CAGR為35.7%。
技術變革下,企業(yè)加大資本開支,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將受益。當前科技巨頭正加速布局以ChatGPT為代表的AI模型,新一輪科技變革或將加速到來。其中,算力是AI大模型發(fā)展的重要基礎,AI大模型的發(fā)展將對算力相關的硬件領域產生較大拉動,根據億歐智庫,預計23-25年我國AI芯片市場規(guī)模復合增速達31%。此外,全球半導體產業(yè)每3-4年經歷一輪周期,據此推算,2019年開始的這輪半導體產業(yè)周期或已進入下行的尾聲階段。當前半導體制造商臺積電單月營收增速的降幅從3月的-15%收窄至4月的-14%。往后看,在AI大模型等產業(yè)變革的催化下,今年二、三季度半導體產業(yè)周期或有望見底回升,屆時半導體板塊盈利或將改善。
此外,關注消費的結構性機會,如醫(yī)藥和基本消費。我們在《中國消費的韌性:沒有日本式資產負債表衰退-20230506》中提出,資產端看,我國房產價格相對趨穩(wěn),居民財富大幅縮水風險較小;從收入端看,國內經濟復蘇將推動收入和消費意愿提升。因此我國消費仍具有韌性,預計今年社零總額增速有望達8-9%,22-23年兩年平均增速為4-5%。從股市表現看,今年以來消費行業(yè)漲幅在所有行業(yè)中漲幅明顯偏低,隨著基本面改善,消費部分領域有望迎來向上的機遇。23年醫(yī)藥和基本消費部分子行業(yè)的盈利有望實現較快增長,結合海通行業(yè)分析師和Wind一致預測,預計23年醫(yī)藥板塊中中藥歸母凈利增速為20%、醫(yī)療服務為50%、創(chuàng)新藥為30%,基本消費板塊中食品加工為30%。
風險提示:穩(wěn)增長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