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人工智能高科技企業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創新官閆軍受邀出席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并發表題為《AI前進,為交通安全保駕護航》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鄭重呼吁全球AI開發者和企業形成這一共識。
閆軍指出,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是踐行AI向善的重要路徑,與人類安全幸福息息相關。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安全與否是發展智能交通的首要命題。與此同時,智能路網(IRN)技術正在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型基礎設施關鍵應用場景,將為全社會民眾廣泛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全要素通行服務。
智能路網為AI應用的重要場景
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7億輛,駕駛人總量突破5億人。另外據智能路網人工智能科技研究院預測,我國將很快進入汽車保有量4億至5億的時代。大約在2026年前后,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能夠達到4億臺,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2030年前后汽車保有量將有可能達到5億臺。
“在中國,車的消費正在往農村市場下沉,因此在未來,鄉村道路都有可能出現停車難和交通擁堵問題。”閆軍介紹,國家在拉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方面會繼續出臺相應的促進政策。此前,國家發改委發布會提出要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優化購買使用環境;工信部在4月份也表示,要激發消費市場活力,著力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聯合相關部門研究出臺穩定汽車消費、擴大內需增長的相關政策措施。
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其實是百姓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安全出行交織在了一起,推動了購車這一大眾消費需求。但有車就要上路,有車總要停,如果現在不解決智能路網、智能交通的問題,它就會成為發展中國經濟的下一個瓶頸。當前,人工智能行業日新月異,加速前進。AIGC、ChatGPT、Transformer等一系列熱詞頻繁出現在新聞媒體和社交領域,這也意味著世界范圍內第三次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經來臨。
“AI狂奔的背后問題重重,AI的飛速進化或將面臨失控風險。”之所以發出“AI向善,AI應為人類的安全幸福做出貢獻,讓AI更美好”這樣的呼吁,是閆軍作為AI行業資深從業者的深層思考。
“AI開發者應該大力挖掘適宜AI應用落地的場景,用AI改善世界,為人類謀幸福,而不應該反向操作。”閆軍認為,智能交通是AI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發展智能交通,也是踐行AI向善的重要途徑,與人類的安全幸福息息相關。事實也確實如此,交通行業已成為數字中國的開路先鋒。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智能路網技術將為交通安全保駕護航
在智能交通領域,一直存在兩種技術路徑: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在單車智能方面,全球領軍企業特斯拉,有可能正走在協同智能的路上,以此來徹底解決自動駕駛安全問題。馬斯克去年3月份也在推特上稱,特斯拉或許應該制造一款可以連接傳統交通燈的AI視覺智能設備。這就說明,單車智能解決不了自動駕駛的全部問題,在解決車的問題的同時,必須思考解決路的難題。現階段特斯拉已堅定地走在了協同智能的技術路徑上。由此,閆軍認為發展智能路網是自動駕駛廣泛商業化必經之路。
“如今,道路交通事故已經成為除疾病之外引發人類傷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閆軍看來,人的生命是無價的,安全與否是發展智能交通的首要命題,AI將為交通安全提供新技術。正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智能路網(IRN)技術才應運而生,它的首要意義就是為城市交通安全和自動駕駛場景保駕護航。
智能路網(IRN)系統包括四個部分:感知智能、超算智能、協同智能、決策智能。智能路網(IRN)是具有時空感知自動化決策控制與全要素協同服務能力的高級別智能道路系統,面向世界首創提出基于“人、機動車、非機動車、智能車和非智能車”全部道路交通參與者的全要素協同服務能力的高級別智能道路技術。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智能路網的協同智能是具有更大包容性的全要素協同,能夠對路網交通運行的全量監測,形成對事件、事故、運行規律等全要素的實時掌控。”在閆軍看來,這樣的協同才能夠解決自動駕駛、無人駕駛落地慢的問題,以及起到提高交通安全效率的作用。
“我們既然已經預測了中國汽車保有量到達4億和5億的時代很快到來,那也預示著我們的交通領域面對的交通擁堵、秩序管理混亂、停車難等這些問題的大幕剛剛拉開。因此,我們人工智能企業要為在這方面提前做出貢獻。”他表示,智能路網(IRN)既服務于解決當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擁堵、停車難、交通事故與安全隱患、碳排放及交通綜合治理等痛點難點問題,又能夠承載自動駕駛的發展應用,為經濟社會的大發展構建新型基礎設施的支撐。
在演講最后,閆軍由衷地表示,“這就是我們AI行業從業者應該要做的事情,也是這個時代人工智能大潮下最應該著力發展的方向。發展智能路網(IRN)是剛性需求,不是可有可無的,因為道路的擁堵、安全、環保等問題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我們天天都在面對它。所以我們的愿景是用AI改變世界,讓交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