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蘭州5月23日電 (劉瀟)“以前我們也種地,但是操心很多,每天都要去地里看看它們長得怎么樣。”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赤金鎮鐵人村村民劉述杰說,如今,全村都開始在日光溫室里種韭菜,韭菜栽種起來比較方便,也沒有多少病蟲害,平時只要水肥充足,基本上不用怎么管理,日子閑了,錢包卻鼓了。
玉門市赤金鎮地處祁連山北麓,石油河蜿蜒流淌,土壤質地黏重,呈弱堿性,有機質和速效鉀含量豐富,是全國冬春之交最佳的韭菜生產地之一。赤金鎮黃金緯度與高原夏菜最喜歡生長的地方交織,種出的韭菜品質優良,具有莖粗、葉寬、色濃、味美的特點。
“我們家現在有三座棚,都種韭菜,每年從11月份開始扣棚,韭菜生長周期短,20多天后即可上市,可收割3茬,每座棚大概能有2萬元的收入。”劉述杰說,現在已經進入了“農閑”,以往在“農閑”期間都會外出務工,如今,就算不出去,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好。
近年來,鐵人村不斷發展韭菜產業,建設占地面積300畝的集韭菜新品種、新技術、盆景韭菜、韭菜附屬產品展示、種植技術培訓、韭菜凈菜加工、附屬產品加工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生態韭菜產業園。
鐵人村依托生態韭菜產業園建成“一站、一館、二場、三區”,通過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著力打造新型有機韭菜栽培示范基地,提升韭菜產業現代化水平。截至目前,鐵人村共建成日光溫室1195座。
圖為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赤金鎮鐵人村日光溫室內,種植戶正在種植韭菜。(資料圖) 玉門市委宣傳部供圖
劉述杰還說,如今,不僅收入有了保障,一家人還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房子。
2021年,玉門市采取原址翻建、異地拆遷新建等方式,在玉門鎮、柳河鎮、赤金鎮、黃閘灣鎮等四個鄉鎮試點先行,因地制宜改造農房437戶,并對改造示范點周邊基礎設施、綠化美化和風貌提升等給予資金支持。
“在以前的老房子里,我的孫子玩一會,衣服就臟了。”劉述杰說,現在住在新房里,洗衣服頻率都下降了,孫子也愛來家里玩。
近年來,玉門市積極探索實行“政府支持、農戶自籌、金融助推、社會參與”等多元融資模式,結合實際出臺以“資金補助+貼息貸款”為主要形式的補助政策,配套制定宅基地騰退交回補償、拆舊宅進城購房補貼等具體辦法,有力保證了農房改造項目順利推進。
據悉,2022年,玉門市開工建設農房改造點8個1698戶,其中拆除騰退和風貌改造551戶、新建農房758戶,拆除騰退389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