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牌珠寶(002574.SZ):擬投建20GW新能源光伏電池片智能制造項目
格隆匯3月12日丨明牌珠寶(002574)(002574.SZ)公布,公司與柯橋經開區管委會為加快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雙方本著互惠互利、共謀發展的原則,就公司投資建設20GW新能源光伏電池片智能制造項目的相關事宜,簽署了《20GW新能源光伏電池片智能制造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項目預計總投資10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計劃建設10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二期計劃建設6GW產能的TOPCon技術電池片及4GW產能的HJT技術電池片。
為推進該項目實施,公司擬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浙江日月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市場監管部門核準為準)作為該項目具體實施主體推進項目開展。
公司于2023年3月11日召開了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和第五屆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與紹興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合作協議暨設立項目公司的議案》。該議案需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后方可生效,尚存在不確定性,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從硅谷、倫敦到孟買 SVB風暴波及全球:投資人受驚 初創企業受傷 少數慶幸轉出了資金 更多還在焦慮等待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監管機構緊急接管了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的資產,美國見證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華盛頓互惠銀行破產以來最大規模的銀行倒閉事件。
高樟資本創始人范衛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次事件受影響更多的是直接受損的基金和科技公司,這會促使投資人、公司對于資金安全性的黑天鵝風險警惕性提高,因此更多轉向和那些享受“大而不倒”待遇的金融機構合作。
對于許多初創公司來說,他們面臨的現狀是賬戶被凍結,引發資金鏈斷裂、發不起工資的擔憂,甚至有的可能將無法維持公司運營。
SVB風波仍在蔓延,席卷全球。在倫敦,有企業試圖從硅谷銀行轉賬,但無果;在印度,多位企業創始人和投資人甚至已經48小時沒睡覺了,有人表示未能收回公司資金,現在只剩下營運資金。
而在美國監管機構迅速接管硅谷銀行后,相關事宜正在處理當中。
一位在硅谷從事跨境電商的創業人士告訴每經記者,“有資金存在硅谷銀行的公司基本上下周一能拿到25萬美元繼續發工資,剩下的錢應該最終幾個月內能夠拿到。錢都是在的,只是流動性差了些?!?/p>
焦慮蔓延至全球
時間回到美東時間3月8日的一個深夜,硅谷科技新貴Polymath Robotic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tefan Seltz-Axmacher注意到,在YC創始人的WhatsApp群組中,有一些關于硅谷銀行宣布計劃銷售價值22.5億美元股票的討論。
彼時,群組中的數百名創始人都沒有預測到接下來等待他們的是什么。不到48小時,事情急轉直下,該行的爆雷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那天晚上,Seltz-Axmacher在沒有任何風投或顧問的提示下,迅速將自己的初創公司Polymath Robotics中大約50%的資金從硅谷銀行轉移到了Mercury Bank的另一個現有賬戶,后者是另一家主要為科技初創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嚇壞了,但我不想承擔如此大的風險,”他說。結果證明,Seltz-Axmacher的擔憂是正確的。3月9日,投資者和儲戶試圖從硅谷銀行提取總計420億美元,揭示了該行所面臨的擠兌規模。
當天,Seltz-Axmacher嘗試將剩余資金的25%轉出去。經過幾個小時的等待,申請通過了。然而,3月10日,他試圖將剩余的最后一筆資金轉出,這筆轉賬直至現在仍然懸而未決。
對于更多的初創公司來說,他們面臨的現狀是賬戶被凍結,引發資金鏈斷裂、發不起工資的擔憂,甚至有的可能將無法維持公司運營。
范衛鋒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他有一家很熟悉的FA(融資顧問)公司,(本)周末有客戶臨時取消了原本計劃好的融資會議?!耙驗樗麄兊腻X基本存在硅谷銀行,硅谷銀行爆雷之后,公司的資金鏈可能風險很大,開這個融資會議的短期意義也沒有了?!?/p>
硅谷的混亂局面還僅僅是個開始。實際上,初創公司的這種恐懼已經蔓延到英國、加拿大、印度、新加坡甚至更多國家。由于硅谷銀行在中國、丹麥、德國、印度、以色列和瑞典等國也設有分支機構,一些公司創始人警告說,如果沒有政府干預,這次爆雷很可能會在摧毀世界各地的初創企業。
將視角拉至倫敦,英國教育軟件初創公司Lingumi的首席執行官Toby Mather將公司 85% 的現金存入了該行,他試圖轉移賬戶,但截至11日晚,仍然無效;倫敦基因組學初創公司Ocher Bio的創始人Jack OMeara整個周末都在嘗試將存款從硅谷銀行轉移出去,但也沒有成功。
據彭博社,硅谷銀行在英國的部門將被宣布資不抵債,該部門已經停止交易并且不再接收新客戶。3月11日,包括Uncapped、Apian、Pockit 、Pivotal Earth等180家英國科技初創公司致信呼吁政府干預。他們在信中寫道,“這可能削弱(科技)行業,并使生態系統倒退20年。許多企業將在一夜之間被強制清算。”
與美國一樣,英國公司在硅谷銀行的一些存款也有保險,但尚不清楚這些資金何時可用。業內更深層次的擔憂是,在英國企業已經因脫歐而步履蹣跚的今天,該行的倒閉可能限制風險資本在未來進入英國。風投和創業界正試圖提出臨時解決方案,金融科技初創公司Uncapped 表示,它正在啟動一項緊急融資計劃,以幫助公司支付工資和其他義務,以及提供長期過渡性貸款以幫助籌集營運資金。
與硅谷相距半個地球的亞洲也上演了同樣的焦慮。有印度創始人表示未能收回公司資金,現在只剩下營運資金。多位印度創始人和投資人甚至已經48小時沒睡覺了。
多倫多同樣如此,加拿大科技公司AcuityAds Holdings透露,它在硅谷銀行有5500萬美元的存款,占其現金的90%以上。在股價暴跌14%后,該公司已于上周五暫停了股票交易,理由是硅谷銀行的“形勢正在惡化”。
幸運的少數
對于大多數初創公司來說,硅谷銀行的破產猶如一記驚雷,讓他們的未來變得岌岌可危。但也有少部分初創公司成功地躲過了這一劫,或者避免讓銀行的破產變成致命一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公司的共同點則是并沒有孤注一擲地將資金放在硅谷銀行一家,而是將資金分散存儲于多個不同的銀行。
3月9日,當硅谷銀行的消息剛開始發酵時,硅谷生物科技公司FarmboxRx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shley Tyrner透露,她已經無法訪問自己的賬戶中的數百萬美元。
該公司的63名員工中,沒有一位能夠登錄他們自己的賬戶。據Tyrner稱,求助熱線要么是忙音,要么告知“請稍等”后便沒有下文,打客戶代表的電話無人接聽,發出去的電子郵件也一直石沉大海。
不過,所幸的是,Tyrner的公司并未將資金存放在硅谷銀行一家,在其他銀行也有資金,因此該公司暫時沒有無法支付工資的風險。
另一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401(k)(美國的一種退休金賬戶計劃)初創公司Arnie自2021年夏季以來,一直與硅谷銀行合作。在硅谷銀行事件發酵后,Arnie第一時間匯出了一筆資金,但同時故意暫時保留了一部分,這部分金額低于FDIC25萬美元的保險金額。
更值得注意的是,Arinie在這件事上非常有先見之明。“當幾個月前事情開始惡化時,我們將其視為一個警告信號,并決定將我們的資金分配給幾家銀行,然后根據需要在內部轉賬,”該公司聯合創始人Arnold說。
Poolit是另一家“逃出生天”的初創公司。該公司創始人Dakotah Rice表示,除了FDIC承保的250,000美元外,他成功將公司的所有現金從硅谷銀行撤出。他在2022年完成種子輪融資后首次成為SVB的客戶。
“當我注意到銀行業——尤其是硅谷銀行——的新聞時,我發現他們正在籌集資金以支撐資產負債表,”他說,“我立即想到了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并將更多資金轉移到我們的其他銀行賬戶。我們的VC投資人后來打電話發短信說要撤資,這進一步證實了我們的預感。幸運的是,我們還通過私人銀行與摩根大通建立了關系,這在整個過程中都是有益的?!?/p>
在這里,Rice還特別提到了一點,一直以來,該公司都將資金放在多個不同的銀行賬戶中以保持對沖。
528家機構持有SVB股票,科創公司遭重創
據統計,截至2022年末,共有528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硅谷銀行股票,合計持有市值109.54億美元。其中,持股數量最多的是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 INC),持股市值高達15.32億美元,此外,貝萊德(BLACKROCK INC.)、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景順(INVESCO LTD.)等知名全球投資機構均大量持有硅谷銀行的股票,28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硅谷銀行均過億美元。
而在此次風波中,硅谷銀行的儲戶更是直接的受害方。中金公司的研究顯示,硅谷銀行的客戶主要來自于科學技術、生命科學、醫療保健、高端消費、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PE/VC)等科技初創領域。
硅谷銀行前十名機構投資者
此外,硅谷銀行地處加州圣塔克拉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業務主要面向科技行業的屬性。據報道,該行一度被認為是初創公司的“命脈”,在硅谷高科技產業高速發展之際,它憑借低息募資、面向大銀行尚未重視的中小企業,成功幫助過Facebook、推特等企業。
appWorks合伙人、具備多年募資經驗的詹益鑒解釋道,為了讓旗下被投公司獲得風險債額度,許多創投機構會要求被投公司盡早到硅谷銀行開設賬戶、積累往來記錄與財務資料,并將投資資金存放到該賬戶中,降低匯兌費用與手續時間。其后,隨著老牌或大型初創機構對該行的信任與依賴,想在硅谷獲得投資或已被投的創業公司,幾乎都有該行的賬戶。
據報道,歷經過去40年發展,目前硅谷銀行已幫助約3萬家高科技初創企業實現融資,與全球逾600家創投機構、120家私募股權基金建立業務聯系,在美國高科技初創企業投融資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50%。
據彭博社,中金公司的一份報告認為,硅谷銀行事件對科技行業的影響不容低估。原因在于,存款對科技初創企業至關重要,因為它們通常需要大量現金來支付高額支出,包括研發成本和員工工資?!叭绻@些現金存款不得不在破產或重組過程中減值,一些科技公司可能會面臨嚴重的現金流緊張,不應排除破產的風險?!眻蟾嬷羞@樣寫道。
3月11日,Y Combinator CEO就曾表示,“美國多年的創新岌岌可危,因為整個‘一代美國初創企業’可能會在一兩個月內被摧毀。”著名投資者Bill Ackman也在推特上發出了類似的警告,稱硅谷銀行的倒閉“可能會摧毀經濟的一個重要的長期驅動力”?!叭绻饺速Y本無法提供解決方案,則應考慮政府優先救助計劃。”他這樣寫道。
與此同時,外媒分析認為,硅谷銀行主要面向科技行業的特殊屬性也意味著,美國整個銀行業不太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因為美國主要銀行仍擁有良好資產負債表和充足的資本。
范衛鋒也認為,這和當年2008年的雷曼事件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袄茁翘幱诿绹鹑隗w系中心位置的銀行,對于體系有非常連續性的破壞力。硅谷銀行相對來說還是一個區域性的、行業性明顯的銀行,不處于金融系統的核心位置。另外,2008年危機之后,美聯儲和財政部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機制,確保類似的事情不會發生。如果市場因為這個事情過度反應,反而可能帶來一些優質公司的投資機會?!?/p>硅谷銀行倒閉,多家醫藥公司回應:對公司影響有限,財務正常
美國硅谷銀行倒閉會給初創企業帶來多大影響?
3月12日,對于美國風投型銀行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閉一事,多家上市醫藥公司回應稱,其在硅谷銀行持有的金額占比較低,該事件帶來的影響較為有限,還有藥企表示與硅谷銀行無任何業務往來。
據了解,硅谷銀行成立于1983年,是美國歷史上倒閉的第二大銀行,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是聯邦儲備系統成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馬薩諸塞州擁有17家分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銀行的總資產約為2090億美元,總存款約為1754億美元。
多家公司回應硅谷銀行倒閉事件
再鼎醫藥(09688.HK)發布聲明稱,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約10.085億美元,而在硅谷銀行持有的金額占比甚低(約2.3%)。該公司稱,大部分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分布在多家大型國際金融機構,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其與硅谷銀行沒有重大債務或其他融資安排,硅谷銀行的關閉不會影響其滿足其運營開支和資本支出需求(包括支付工資和向第三方付款)的能力。
云頂新耀(01952.HK)表示,硅谷銀行事件對其影響非常有限。該公司在官方公眾號發布文章稱,只有非常少量現金存在該銀行,數額遠低于其現金總量的1%。同時,該公司預計可通過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保險并結合其他補償措施,收回大部分在硅谷銀行的存款,FDIC未承保的金額約為100萬美元,并且云頂新耀在除了硅谷銀行以外的其他美國銀行沒有存款。
該公司稱,硅谷銀行事件對該公司業務的影響非常有限,其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目前預計現金余額約為4.3億美元。
堃博醫療(02216.HK)表示,截至本公告日期(3月12日),該公司在硅谷銀行持有約1180萬美元存款,占該公司截至3月1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約6.5%,除此之外,該公司并不存在硅谷銀行相關風險敞口。堃博醫療強調,其因硅谷銀行事件而面臨的風險并不重大,并預計對其經營計劃及現金生命周期影響甚微。
基石藥業(02616.HK)稱,截至本公告日期(3月12日),該公司在硅谷銀行設立的營運賬戶中僅有少量現金結余,在硅谷銀行的賬戶超出FDIC承保金額的部分低于60萬美元,且占其現金、現金等價物及定期存款總額低于0.5%(基于其截至2023年2月28日的合并管理報表)。該公司強調,此次硅谷銀行事件對其影響甚微。
加科思(01167.HK)公告稱,截至2023年3月9日晚(美國東部時間),該公司在硅谷銀行的現金存款余額不足40萬美元,約占其總現金及銀行結余的0.2%。該公司已于2023年3月9日晚(美國東部時間)執行了全部硅谷銀行余額轉出手續。除硅谷銀行外,其已與知名中資商業銀行建立密切的境外存款業務合作。該公司銀行現金存款較為分散且已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加科思稱,硅谷銀行事件不會對其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其業務運營和財務狀況保持正常。
博騰盛藥(02137.HK)公告稱,截至2月28日,該公司及其子公司在硅谷銀行持有的現金和銀行余額(包括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原始期限不超過12個月的定期存款,具有多期利率和提前支取的靈活性)不到9%。其他現金和銀行余額分布在多個大型金融機構。該公司認為,盡管關閉了硅谷銀行,但其現有的現金和銀行余額仍然足以滿足該公司未來三年的營運資金、資本支出和已知合同義務的重大現金需求,并且預計上述事件不會對業務運營、供應商、員工、合作方或客戶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亞盛醫藥(06855.HK)、康方生物(09926.HK)等公司也表示,未曾與硅谷銀行或其關聯公司發生過業務合作,亦從未在硅谷銀行或其關聯公司有任何存款。
硅谷初創企業滅頂之災?
《金融時報》稱,硅谷銀行的破產意味著硅谷的初創科技企業面臨“滅頂之災”。
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硅谷銀行被加利福尼亞州金融保護與創新部關閉,指定FDIC為接管人。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宣布,接管的理由是硅谷銀行流動性不足且資不抵債。同日早間,硅谷銀行的母公司SVB Financial盤前一度暴跌超60%,隨后停牌。
據FDIC發布的公告,為了保護受保存款人,FDIC創建了圣克拉拉存款保險國家銀行 (Deposit Insurance National Bank of Santa Clara, DINB)。在硅谷銀行關閉的同時,作為接管人的FDIC已立即將硅谷銀行的所有受保存款轉移至DINB。
公告指出,所有投保存款人可在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早晨之前完全獲得其投保存款。FDIC也將在下周內向未保險儲戶支付優先紅利。同時,無保險儲戶將獲得其未投保資金剩余部分的接管證書,隨著FDIC進一步出售硅谷銀行的資產,未來或許有更多紅利向未保險存款者支付。
新華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硅谷銀行關閉凸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激進加息的負面影響。硅谷銀行業務集中在科技、風險投資等領域,相對傳統銀行更少依賴個人儲戶存款。美聯儲激進加息,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商業銀行存款流失過快、融資成本增加。在這種背景下,硅谷銀行并沒有做好準備,導致眼下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3月11日,有人在推特上提議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掌管的推特應該收購硅谷銀行,并將其變成一家數字銀行。馬斯克回復稱,對推特收購硅谷銀行的主意持開放態度。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