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未如此瘋狂!美國散戶正“買爆”特斯拉……
來源:財聯社
編輯/瀟湘
對于許多美國散戶而言,他們如今每天或許有三件事必須要做:吃飯、睡覺、看一眼特斯拉的股價……
開年以來,特斯拉股票在美國散戶投資者中的受歡迎程度,正持續“爆表”。最近幾周,散戶們以瘋狂的速度搶購著馬斯克旗下這家電動汽車行業領頭羊的股票,并多次創下了單日購買量的新紀錄。
根據Vanda Research的數據,年內迄今,散戶們在特斯拉股票上的凈買入量已經達到了136億美元。僅僅耗時2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接近了去年全年近170億美元的紀錄水平。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特斯拉的火熱興趣,正使任何其他證券都顯得相形見絀。
一組對比可以證明這一點。Vanda的數據顯示,在2月份的最后一周,散戶投資者單日特斯拉凈購買量的五天移動平均值達到了約4.6億美元。而緊隨其后第二受歡迎的證券——SPDR標準普爾500指數ETF的這一數字僅為1.5億美元,不及特斯拉的1/3。
再往后數的景順QQQ ETF、蘋果和亞馬遜,相關的散戶單日凈購買量更是只有特斯拉的約十分之一!
美國散戶正為特斯拉“癡迷”
特斯拉的投資者向來以忠誠著稱。去年股價下跌時,不少美國散戶就已開始爭相買入,并在1月3日股價見底后繼續扎堆涌現。
Vanda數據主管Giacomo Pierantoni表示,散戶流入特斯拉的資金總額從未如此之高。他補充稱,散戶投資者的購買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今年特斯拉股價逾60%的大漲。
本周的散戶參與度的一個新高潮,是在美東時間周三下午4點開始的特斯拉投資者日之前,散戶投資者在當天向特斯拉股票投入了超過5億美元。盡管此次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其宣傳效果,投資者指責這場投資者日活動缺乏細節,引發特斯拉股價在投資者日之后一度暴跌5.9%,但周五其又很快彌補了其中的大部分損失——收漲逾3%至197.79美元。
一位在醫藥行業從事營銷工作的美國散戶Durga Bobba表示,他在去年12月首次購買了特斯拉的股票。當時在研究了特斯拉的財務狀況后,他終于看到了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切入點。“我看到這只股票跌到了多年來的低點,心想,‘如果我要買入,現在就是好時機,’”
Bobba是近期在特斯拉股價上獲利頗豐的許多買家之一。他表示,“我當初在每股110美元左右的價格買進,我很高興賺了那么多。我可能永遠不會賣。”
“我是搞營銷的,廣泛的吸引力是我購買特斯拉的首要原因,人們喜歡它,不分年齡和性別,”Bobba補充稱。
根據FactSet的數據,按照特斯拉未來12個月的預期盈利計算,特斯拉目前的市盈率約為45倍。盡管這一數字已經低于了之前逾200倍的峰值,但仍要高于一眾美國傳統車企和整體標普500指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標普500指數的12個月市盈率目前分別為6.86倍、8.56倍和17.6倍。
比疫情爆炒時更火熱?
在線經紀公司Webull Financial LLC的首席執行官Anthony Denier表示,即使與2020年和2021年疫情時期的狂熱炒作相比,特斯拉最近的交易熱度依然顯得很突出。
“圍繞特斯拉的交易在我們的平臺上占據了主導地位,”Denier稱,”自12月以來,我們看到了交易量的大幅飆升。”
Denier羅列的數據顯示,Webull平臺上交易特斯拉的賬戶比例已經從六個月前的約4%攀升至了2月份的18%。他回憶稱,以往特斯拉的交易量再火,通常也不會在某一天達到Webull股票交易總量的10%,但今年已經有三天達到了總交易量的35%左右。
去年,隨著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特斯拉CEO馬斯克可能因收購推特而分心,特斯拉股價曾一路暴跌。該股在2022年下跌了65%,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年度跌幅。目前,盡管特斯拉已經在年內反彈了逾60%,但仍只有2021年11月創紀錄水平409.97美元的不到一半,這令不少業內人士相信,其后市仍有巨大的上行空間。
在期權市場上,特斯拉也是近來最受歡迎的標的之一。在10個最受歡迎的合約中,有9個是預期該股將進一步上漲的看漲期權合約。其中一個熱門押注是,到2024年1月,該股將一路飆升至825美元。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散戶對特斯拉買入熱情空前高漲的氛圍下,也依然有不少投資者并不對此買賬。據S3 Partners預測分析董事總經理Ihor Dusaniwsky稱,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仍然是美國市場上被做空最多的股票。
對于一些投資者來說,一波波來自散戶的買入和賣出交易可能正是一個回避特斯拉股票的充足理由。這種類似模因股的氛圍會導致高波動性和高估值,這種估值水平對應的是高預期,其中至少包含:該公司不但能實現高利潤,還能維持數年的市場份額提升——在一個新秀不斷涌現的電動汽車市場上,這樣的預期可能顯得太過樂觀。
2022年鋼鐵企業利潤普降 行業迎來戰略調整期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宋琪 吳可仲 北京報道
受宏觀經濟承壓、下游需求轉弱、原燃料價格高位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2022年,鋼鐵幾乎全行業遇冷。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重點鋼鐵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5875億元,同比下降6.35%;實現利潤總額982億元,同比下降72.27%。
盡管行業遭遇弱周期,但也蘊含著“修復”機會。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實際上,挑戰背后往往蘊含轉機,此時應借深度調整之時機,打造鋼企產品之硬核,朝著高質量發展之路邁進。
具體而言,2023年,國內鋼鐵行業的深度戰略調整已經開啟,國內鋼鐵生產企業的發展重點正在從戰術擴張轉到戰略調整,一方面,對于大中型鋼鐵企業,隨著產能的整合,產品結構調整和低碳轉型成為確定趨勢;另一方面,弱周期也將倒逼其他企業聚焦優勢細分領域。
弱周期下利潤普降
“2022年對鋼鐵行業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在中鋼協第六屆會員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中鋼協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在介紹2022年行業運行情況時曾如此總結。
行業的挑戰具象到企業層面,則表現為經營業績的慘淡。從近期鋼鐵企業公布的業績預報來看,業績下滑的情況幾乎在整個行業蔓延,甚至連頭部鋼企也未能幸免。
其中,首鋼股份(000959.SZ)2022年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80%~85%,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80%~86%;同一時期,太鋼不銹(000825.SZ)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97.39%~97.94%,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98.33%~98.89%;鞍鋼股份(000898.SZ)凈利潤同比下降97.76%,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99.15%。
除此之外,在業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不少鋼企已陷入虧損。據記者梳理,2022年,重慶鋼鐵(601005.SH)、八一鋼鐵(600581.SH)、中南股份(000717.SZ)等近10家鋼鐵企業凈利潤虧損規模已超10億元。其中,酒鋼宏興(600307.SH)凈利潤預計虧損達23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其凈利潤虧損規模進一步擴大至24億元。
鋼鐵企業之所以出現如此普遍的業績下滑,與2022年弱周期低景氣度的市場行情息息相關。
重慶鋼鐵披露的2022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受宏觀經濟承壓、疫情反復影響,2022年鋼鐵行業運行呈現“高開低走”態勢,供需雙弱格局導致鋼材價格明顯回落;同時,大宗原材料價格雖有下降但仍處于歷史高位,購銷兩端市場價差持續收窄,鋼鐵行業利潤空間持續受到擠壓,導致公司全年生產經營欠佳。
另據中南股份公告,2022年因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鋼鐵行業形勢急轉直下,下游需求收縮明顯,導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同時,原料價格高位運行,疊加高爐設備大修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下滑,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2.5億元至14億元。
何文波表示:“受國際政治和安全形勢動蕩以及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承壓前行,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持續演化,鋼鐵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極其嚴峻。”
2022年,鋼鐵行業下游主要行業需求出現分化且總體收縮。機械、汽車行業總體雖保持增長但增幅較小,船舶行業三大造船指標一升兩降,房地產行業各項指標則持續下降。惠譽博華數據顯示,2022年,與鋼鐵需求相關系數較高的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12.1億平方米,同比銳減39.4%。
在此情況下,鋼鐵行業主要用鋼行業鋼材消費強度下降,全年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9.60億噸,同比下降3.4%;粗鋼產量10.13億噸,同比下降2.1%。
在鋼鐵行業供需雙弱,尤其是決定價格的關鍵變量需求轉弱的格局下,2022年鋼材價格由升轉降。當年,CSPI中國鋼材價格綜合指數年度平均值為122.78點,同比下降13.55%。其中,長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28.33點,同比下降12.01%;板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21.40點,同比下降14.18%。
更重要的是,受全球通脹壓力上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影響,鋼鐵生產用燃料價格也快速上漲。多家鋼企人士均表示,購銷兩端市場價差的收窄,使得行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中鋼協對標挖潛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對標鋼鐵企業進口鐵礦石(粉礦)采購成本同比下降24.16%,但煉焦煤采購成本同比上升24.91%。
進入2023年,隨著穩增長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漸次落地,鋼鐵需求有望企穩回升。西南證券研報顯示,日前普鋼價格偏強運行;基建發力下需求回暖,高爐開工率大幅回升。短期來看,下游復工復產進度加快,鋼材逐步進入金三銀四旺季,累庫速度明顯下降,預計鋼價將震蕩偏強運行。
產品結構調整優勢顯現
“盡管去年鋼鐵行業遇冷,但實際上挑戰背后也蘊含著機會。”葛昕告訴記者,“在強周期下,企業普遍利潤高漲,但在弱周期,最先受影響的就是普鋼企業,而與之相對,針對下游需求變化而進行產品結構調整的鋼企在此時優勢尤其明顯。”
葛昕進一步向記者表示,以暫居鋼鐵行業利潤榜第二位的湖南鋼鐵集團為例,其粗鋼產能規模為2000萬噸以上(全國粗鋼產量10.13億噸),但2022年集團實現營收2201億元,利潤150.3億元,利潤率達6.8%,高出全行業6.4個百分點,高出重點鋼企5.3個百分點。這主要緣于其對于產品結構的深度調整。
2022年,湖南鋼鐵集團實現13個大類品種90個鋼種的“進口”替代,其中華菱湘鋼新增52家下游廠商認證,在汽車非調質鋼、高端乘用車齒輪、工業純鐵、彈簧扁鋼領域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無獨有偶,從鋼企預披露的業績情況來看,調整產品結構、打通新興業務板塊,也已成為鋼鐵企業擺脫周期影響、實現業績增長的關鍵“鑰匙”。
2022年,永興材料(002756.SZ)預計實現凈利潤63億元~66億元,同比增長610.19%~644.01%;久立特材(002318.SZ)凈利潤預計達11.91億元~13.50億元,同比增長50%~70%;常寶股份(002478.SZ)預計實現凈利潤4.3億元~5.3億元,同比增長216.57%~290.20%。
“實際上,從下游需求出發調整產品結構的能力已經成為大中型鋼鐵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表現,同時,這也成為行業兼并重組加速,提高行業集中度的重要原因。”葛昕表示。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已經完成擴大規模的任務,走向了提質增效的新階段。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重點鋼鐵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273.62億元,同比下降0.21%。但從投資結構看,新建產能投資為146.82億元,同比下降29.05%,占比11.5%;節能、環保類投資371.44億元,同比增長11.95%,占比29.2%;改進工藝、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新產品類投資397.35億元,同比增長13.96%,占比31.2%。
何文波指出,在新發展環境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化解過剩產能、改善市場秩序、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基礎性政策措施。2022年,我國鋼產量排名前10位的企業(CR10)合計產量為4.34億噸,占全國鋼產量的42.8%,比2021年提升1.36個百分點;排名前20位的企業(CR20)合計產量為5.72億噸,占全國鋼產量的56.5%,比2021年提升1.59個百分點。
“2022年,鋼鐵行業聯合重組有了一些進展,但總體看,離我們提出的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仍有距離。”何文波表示。
印度小幅提高原油暴利稅 并下調柴油出口稅根據印度政府周六發布的一份通知,該國小幅上調了原油暴利稅,同時下調了柴油出口稅。原油的暴利稅從每噸4350盧比提高到4400盧比(約合53.87美元),立即生效,而柴油出口稅從每升1.5盧比降低到0.5盧比。印度政府還取消了航空渦輪燃料每升1.5盧比的暴利稅。據報道,包括印度工商聯合會在內的工業商會和一些石油公司要求政府取消對當地原油生產商征收暴利稅,稱這打擊了該行業的投資。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