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呷哺呷哺漲超3% 獲多家機構上調公司目標價
餐飲股午后普漲,截至發稿,呷哺呷哺(00520)上漲3.48%,報8.63港元,成交額9572.51萬港元。
此前,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由于呷哺呷哺的同店銷售(SSS)穩健復蘇趨勢和資產組合有改善,料將迎來市場對其盈利預測上調,該行重申其“買入”評級,目標價由7.5港元上調至11港元。
招銀國際首次覆蓋公司,首予買入評級,目標價11.61港元,認為公司目前股價交易在2023財年19倍市盈率和1.1倍市銷率,遠低于行業平均的29倍/2.0倍水平,具有吸引力。
海特高新:與EFW簽署空客A321P2F客改貨項目意向書據海特集團官微消息,2月21日,空客貨機改裝和飛機維修卓越中心Elbe Flugzeugwerke GmbH(下稱:EFW)與海特高新簽署了一份關于空客A321機型客貨機(P2F)改裝合作的意向書。雙方就A321機型客改貨項目達成一致,海特高新將成為EFW關于A321機型P2F客改貨項目的第一家第三方改裝公司,同時也是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第四個A321機型客改貨改裝點。海特高新預計將在2023年第三季度引入首架A321飛機開展改裝工作。
偉思醫療業績幾乎“腰斬”,高管又要減持,這只“康復醫療器械龍頭股”不香了嗎?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業績幾乎“腰斬”,高管又要減持,這只“康復醫療器械龍頭股”不香了嗎?
業績差強人意,高管又要減持,這到底是為啥?
2月22日晚,“康復醫療器械龍頭”偉思醫療(688580.SH)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快報。
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偉思醫療實現營業收入3.22億元,同比下降25.21%;歸母凈利潤約為0.94億元,同比下降47.20%。
偉思醫療的歸母凈利潤數據低于絕大多數賣方分析師的預期,例如華安證券的預測業績為1.39億元,光大證券(維權)的預測業績是1.29億元。
凈利潤接近“腰斬”之下,業績快報公布的同時,偉思醫療四位高管突然拋出了一份減持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偉思醫療相關股東的減持計劃仍未實施完畢。
高管、股東同時對偉思醫療“用腳投票”,中小投資者該何去何從?
“高管此次減持主要是自身資金安排自主決定的。”2月23日,偉思醫療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如是說。
業績預測接連下調
偉思醫療注冊地位于江蘇南京,2020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公司是一家從事盆底及產后康復、神經康復、精神康復的醫療器械企業,主要產品為電刺激類、磁刺激類、電生理類設備、耗材及配件等康復醫療器械及產品。
上市之后,偉思醫療被市場寄予厚望,方正證券曾直接稱其為“康復醫療器械龍頭”。
Wind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偉思醫療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8億元和4.3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4億元和1.78億元。
因此,在2022年初的時候,很多賣方分析師對偉思醫療充滿信心,預測業績基本上在2億元左右,評級多為增持、買入,甚至有人喊出“強烈推薦”。
例如,2022年1月21日,方正證券分析師唐愛金發布了一篇名為《偉思醫療:剔除股權激勵費用業績增長超30%,磁刺激產品打開成長新空間》的研究報告,預測該公司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2.28億元,并維持公司“強烈推薦”投資評級。
結果,偉思醫療2022年半年報就讓人大跌眼鏡,營收同比下降29.94%,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4.70%。
賣方分析師不得不紛紛下調偉思醫療的2022年業績預測,例如光大證券將其2022年業績預測下調至1.96億元,后又再次下調至1.29億元。
2022年也是偉思醫療上市以來業績最差的一年,但是公司將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歸咎于疫情。
偉思醫療在業績快報中稱,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地華東、華中地區疫情不斷反復,進院銷售、物流運輸與裝機服務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部分終端醫療機構客戶招投標工作延緩,其中云南、浙江、福建等省份2022年以來的招標數量明顯收縮,過往占公司業務比重較大的陜西、河南等省份也影響明顯,對公司造成需求延后或需求減少的不利影響,整體收入情況未及預期。
公司業務重點區域客戶溝通、新產品上市宣發、標桿醫院建設、市場學術推廣等活動受到疫情影響,有不同程度的推遲或取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22年內既定銷售目標的完成情況。
另外,偉思醫療稱,盆底及產后康復市場在公立醫院滲透率的提升、市場競爭情況的加劇以及相關營銷團隊內部調整,使得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產生較大波動,導致利潤及相關財務指標下降。
不過,偉思醫療在公告中也提到,后續公司將以全新一代磁刺激、電生理相關產品上市為契機,在重點省份以高密度高頻次的大規模專場沙龍客戶溝通會為核心推廣方式加強市場開拓和渠道建設,提高產品和市場競爭力。
四位高管拋出減持計劃
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是,業績快報公布的同時,偉思醫療四位高管拋出了減持計劃。
2月22日晚,偉思醫療發布“關于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董秘鐘益群,董事、財務總監陳莉莉,首席運營官張輝,核心技術人員、高級研發總監仇凱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3125股,3125股,3750股,5000股。
截至2月22日收盤,偉思醫療股價為67.10元/股,以此價格計算,如果上述四位高管按照數量上限減持,預計將套現100.65萬元。
截至2月22日,鐘益群、陳莉莉、張輝、仇凱分別直接持有偉思醫療12500股、12500股、15000股、20000股,上述股份系偉思醫療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第一個歸屬期歸屬的股份。
除了公司高管外,偉思醫療相關股東也有減持動作。
2022年9月17日,偉思醫療曾披露公司股東深圳市陽和生物醫藥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和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減持計劃。
該次減持計劃實施前,陽和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偉思醫療435.7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35%,該部分股份為偉思醫療首發前股份,已于2021年7月21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根據減持計劃,陽和投資等擬在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偉思醫療不超過411.71萬股,即不超過偉思醫療總股本的6%,相當于“清倉”走人。
截至2023年1月17日,減持股份時間過半,陽和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偉思醫療12.13萬股,套現約710.28萬元。目前,該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為了增強市場信心,在今年1月中旬的投資者交流中被問及“如何改善未來業績表現”時,偉思醫療的回復是“公司未來一方面將繼續以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深耕既有市場,堅持研發創新驅動,推進現有產品更新迭代,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與此同時,將進一步加強科室渠道和市場開拓,加快推進康復機器人、醫美能量源器械等新產品上市推廣,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拓展公司發展空間。”
但是,對于偉思醫療一眾高管的減持計劃,中小投資者反應強烈。
在偉思醫療的股吧里,有投資者質疑,“未來一片向好,高管為何減持?”
對此,偉思醫療方面的解釋是“本次減持計劃系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根據其自身資金安排自主決定。”
2月23日,偉思醫療的股價高開低走,中午收盤時以下跌2.09%報收65.70元。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