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普生機器人
愛普生G系列機器人擁有300多個機型,為用戶提供多種選擇。愛普生機器人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我國工業機器人未來的增速可達30%以上。G1迷你SCARA機器人的可重復定位精度可達0.005mm,G20重型SCARA機器人可處理超重負載(至高20Kg)。機型的可選長度范圍為175mm至1000mm,帶Clean/ESD、IP54或IP65(防塵或沖洗),還提供側壁、吊頂和桌面機型。
未來五年:中國機器人的發展規劃
當下,《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思想已然是深入人心,全國上下萬眾一心,齊頭并進。那么,我們是否做過這樣的思考,中國制定《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主要內容和目的是什么?機器人產業又處在什么位置?
2016年,我國發布了機器人產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該規劃詳細的制定了我國機器人產業在未來五年的目標和任務。
具體目標如下:
產業規模持續增長。該專利的要點是借助伺服技術控制機器人的關節,利用人手對機器人進行動作示教,機器人能實現動作的記錄和再現。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在助老助殘、醫類康復等領域實現小批量生產及應用。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
工業機器人中國機器人的發展規劃
促進服務機器人向更廣領域發展。檢測裝置是實時檢測機器人的運動及工作情況,根據需要反饋給控制系統,與設定信息進行比較后,對執行機構進行調整,以保證機器人的動作符合預定的要求。圍繞助老助殘、家庭服務、康復、救援救災、能源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科學研究等領域,培育智慧生活、現代服務、特殊作業等方面的需求,重點發展消防救援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務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等四種標志性產品,推進服務機器人實現系列化,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實現商品化。
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單調、頻繁和重復的長時間作業,或是危險、惡劣環境下的作業,例如在沖壓、壓力鑄造、熱處理、焊接、涂裝、塑料制品成形、機械加工和簡單裝配等工序上,以及在原子能工業等部門中,完成對人體有害物料的搬運或工藝操作。執行機構機器人高科技產物(18張)即機器人本體,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間開鏈連桿機構,其中的運動副(轉動副或移動副)常稱為關節,關節個數通常即為機器人的自由度數。
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在機械手和操作機的基礎上,采用伺服機構和自動控制等技術,研制出有通用性的獨立的工業用自動操作裝置,并將其稱為工業機器人;60年代初,美國研制成功兩種工業機器人,并很快地在工業生產中得到應用;1969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用21臺工業機器人組成了焊接轎車車身的自動生產線。連續軌跡型可控制執行機構按給定的軌跡運動,適用于連續焊接和涂裝等作業。此后,各工業發達國家都很重視研制和應用工業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