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銳天VS幻方量化,兩大量化私募巨頭突然對簿公堂,發生了什么?
知名私募巨頭突然打起官司來了!
據天眼查APP,一份案號為(2022)滬知民初5號的侵害技術秘密糾紛案件于今年2月8日開庭,原告為上海銳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銳天投資”),被告為楊云浩、寧波幻方量化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寧波幻方量化”)、浙江九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九章資產”)、苗春暉、寧波積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積冪公司”)、譚渤龍等。
上海銳天投資是國內知名的量化私募機構,成立于2013年11月,至2019年時管理規模一度突破百億元,不過目前管理規模已經回落至50-100億元區間,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徐曉波曾就職于Citadel Investment LLC,后回國創辦了上海銳天投資,目前徐曉波通過上海萬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有上海銳天投資80.15%的股權。
浙江九章資產和寧波幻方量化則是私募巨頭幻方量化旗下的兩家私募平臺,前者成立于2015年6月,后者成立于2016年2月,目前兩公司的管理規模都在100億元以上。
從股權關系上看,浙江九章資產共有三位股東梁文鋒、徐進和鄭達韡,持股比例分別為85%、7.5%和7.5%,同時浙江九章資產和徐進共同持股的寧波幻方投資是寧波幻方量化持股51%的控股股東,寧波幻方量化其余49%的股份由寧波程采持有,后者股東數量較多,但梁文鋒最終受益股份為56.18%;鄭達韡、徐進最終受益股份均為12.04%。
積冪公司也和幻方量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公司由寧波少廣創業投資持股99%,鄭達韡持股1%,前者的股東數量比較多,通過股權穿透,最終梁文鋒、鄭達韡和徐進受益比例分別為55.14%、11.06%和11.06%。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銳天投資和本次涉嫌侵害技術秘密糾紛案件的另一位自然人被告楊云浩此前就曾有一系列分別涉及勞動合同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競業限制糾紛的案件糾紛,積冪公司和楊云浩此前也曾與上海今元標矩科技一起被上海銳天投資起訴。而根據此前相關案件的裁判文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窺見各方的爭議點。
據此前的一份裁判文書,原告上海銳天投資與積冪公司所屬行業、經營范圍、主營業務高度重合,存在直接競爭關系。楊某原為原告的高頻策略研發部門的負責人,負責策略代碼的研發工作。由于楊某長期、高度接觸、掌握原告核心商業秘密——量化交易策略代碼,因此其在職期間和離職后,原告與其簽訂了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協議,楊某負有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義務。
2021年3月5日,楊某從原告處離職,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中明確楊某在2022年3月5日前應履行競業限制義務。楊某明知自己負有競業限制義務仍加入積冪公司,該公司應知楊某負有競業限制義務,仍通過今元公司以勞務派遣的隱蔽方式,雇用楊某從事策略代碼開發工作,在明知后亦未予以解雇,該行為違反了公認的商業道德及誠實信用原則,擾亂市場競爭秩序,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訴訟中,原告明確,本案中主張楊某實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系其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行為。
雖然本次侵害技術秘密糾紛案件的另外兩位自然人被告苗春暉、譚渤龍與上海銳天投資及幻方量化的具體關系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大膽推測,上海銳天投資和幻方量化本次對簿公堂很可能與相關人士“跳槽”引發的糾紛有關,事實究竟如何,界面新聞也會持續跟進。
再迎60億元硅片大單,上機數控欲58億定增再擴產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上機數控再迎大單。
2月24日,上機數控發公告稱,與鈞達股份(002865.SZ)控股子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將在2023年3月-2025年2月向對方銷售單晶硅片9.5億片(上下浮動不超過20%),參照InfolinkConsulting最新公布的價格測算,預計總金額為59.09億元。
除本次交易外,雙方早在2022年3月便達成了長單購銷協議,約定了2022年3月-2025年3月的采購總量為6.48億片,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估算,總計采購額達43.42億元。從合同履行情況來看,鈞達股份在2022年度向上機數控及下屬公司采購硅片金額為7.9億元(不含稅),占當年同類業務訂單總額的9.67%。
通過鎖定硅片長單,上機數控綁定了下游客戶鈞達股份。在上游,這匹黑馬欲通過定增實現硅片大擴產。
就在同一日,上機數控發布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欲定向募資58.19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年產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定增項目地點位于內蒙古包頭市,項目達產后將有效保障公司硅片產能。
該項目將通過新建廠房并購置各類設備,建設包括三氯氫硅合成、制氫、冷氫化、精餾、還原、尾氣回收、產品整理等核心生產環節的高純晶硅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成5萬噸高純晶硅產能。項目建設地點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固陽縣金山工業園內,項目實施主體為弘元能源科技(包頭)有限公司,建設周期為2年。
項目總投資額為47.2億元,其中使用募集資金投入42億元。預計本項目正常達產后可形成年均銷售收入約34億元、年均稅后利潤約6.13億元,內部收益率約22.68%(稅后)。
上機數控在公告中指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上機數控自2019年布局單晶硅業務以來,截止今年已經逐步形成了約 35GW單晶硅產能,過去兩年內因上游多晶硅價格上漲,公司硅片產能擴張受到制約,因此選擇向上游延伸布局硅料環節。
事實上,上機數控于2004年進入光伏行業,主營光伏金剛線切片機,2019年其開始從硅片設備業務跨入光伏硅片生產。
2019年5月8日,上機數控成立弘元新材料包頭有限公司,負責包頭年產5GW單晶硅拉晶生產項目。和雙良節能類似,上機數控的硅片項目進展飛速,當年生產的單晶硅產品陸續通過了通威、愛旭、阿特斯等主流光伏企業的小試、中試、大試論證,并實現銷售收入2.53億元。
2020年,上機數控的硅片銷售收入高達27.3億元,占其總營收的90.67%。當年產能已經達到了20GW,并有10GW的產能在規劃建設之中。
2021年,上機數控硅片銷售收入暴漲至107.53億元,同比增長293.93%。占其總營收的98.52%。
僅僅3年來自硅片的貢獻就由2.53億元漲至107.53億元。自從搭上“硅片”這一快車道,上機數控凈利潤自2019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由1.85億元漲至28.3億元,飆漲超14倍。
公司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30億元~3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12.89億元到約15.89億元,同比增加75%~93%。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2022年光伏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公司的拉晶及切片產能規模均較上一年度有較大增長。一方面,公司保持了較好的產能利用率及產銷率。另一方面,隨著公司切片產能規模的提升,公司硅片業務的盈利能力也得到提升。
上機數控在硅片賽道上狂飆突進,僅在2022年就向市場拋出416億元的項目投入。
其一,148億元擴產能:2022年6月,公司披露新投資計劃,預計投資148億元建設年產4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項目分為二期實施,分別建設20GW單晶硅產能。
其二,118億元向上游環節硅料邁進:2022年3月9日,公司擬在內蒙古包頭市投資118億建設年產15萬噸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項目分為二期實施,一期預計投資建設8萬噸高純工業硅項目、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
其三,150億元布局N型電池:2022年8月,公司披露新投資計劃,擬于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150億元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建設年產25GW單晶硅切片及年產24GW的N型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借助徐州當地政策及產業配套優勢,進一步擴大現有產業規模,拓展建設TOPCON、異質結等N型電池產能。
此外,上機數控還將與協鑫科技合資建設30萬噸顆粒硅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產業鏈上狂飆猛進的同時,2022年三季末公司賬上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也才為70.6億元。
在股價層面,截至2月24日,上機數控收盤價報113.29元/股,總市值達465億元。
宏川智慧:公司庫區擁有明顯集群和網絡優勢上市公司宏川智慧(002930)最新公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該公司于2月24日接受從容投資、象欣創投、中意資產等機構的特定對象調研。活動中該公司指出,公司旗下倉儲基地/庫區均分布在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產業比較聚集的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東南沿海、環渤海經濟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擁有明顯的區位布局優勢以及集群效應和網絡效應,具備行業領先的商務協同優勢。
調研中,有投資者關心,公司儲罐的出租方式?該公司回答:公司通過出租儲罐實現倉儲服務收入。儲罐的出租方式包括兩種:一是根據客戶對儲存貨物品質敏感度,采用包罐和拼罐兩種租罐模式;二是按客戶儲罐租賃期限的長短,采用長租和短租的租罐方式,其中長租的基本租用期為1年(含)以上;短租的基本租用期為1年以下。
有投資者提問,公司關于化工倉庫發展規劃如何?該公司回答:公司未來將依托自身品牌優勢,持續在經濟活躍、產業聚集的區域通過擴建、新建以及并購等多種方式增加第二主業化工倉庫體量,逐漸形成規模優勢。
有投資者提問,公司碼頭儲罐倉儲業務和化工倉庫倉儲業務之間有何區別與協同?該公司回答:公司通過持續的并購成長路徑逐步實現第一主業碼頭儲罐倉儲業務、第二主業化工倉庫倉儲業務的雙賽道并進發展。公司兩大主業在儲存的石化產品類型及產品運輸方式、客戶群體等方面存在不同;但是在日常運營管理以及安全環保管理等方面有著共通之處,可以由公司管理團隊實現統一高效運營和安環健管理。
有投資者關心,公司完成新庫區并購后,如何對庫區進行賦能?該公司回答:公司在完成新庫區并購后,在保持新并購庫區的人員穩定的基礎上,通過中心制管理模式將企業文化、客戶服務理念、各中心/部門工作的標準化要求等迅速導入至新并購庫區,使其能夠快速融入到公司的管理體系當中;與此同時,公司通過商務中心的客戶資源共享機制以及貨物通存通兌服務業務等增值服務引流客戶至新并購庫區,使其經營狀況在短期內迅速得到改善及提升。
有投資者提問:公司發展至今,主要的獨特優勢有哪些?該公司回答:第一,專業人才優勢:石化倉儲行業對高層管理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極高,公司旗下倉儲基地/庫區的龐大體量使得公司可以在運營、商務、基建與采購、行政、財務五大管理中心及總部職能部門均配備專業管理人才,公司也通過每年持續的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來充分調動專業管理人才及核心骨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團隊凝聚力,公司擁有較高的專業化管理水平。第二,知識共享優勢:公司旗下倉儲基地/庫區數量較多,且各倉儲基地/庫區面對的監管法規、客戶需求、設備設施較為相似,倉儲基地/庫區之間可相互學習交流,形成知識共享優勢,實現共同進步。第三,集群和網絡優勢:公司旗下倉儲基地/庫區均分布在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產業比較聚集的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東南沿海、環渤海經濟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擁有明顯的區位布局優勢以及集群效應和網絡效應,具備行業領先的商務協同優勢;同時,公司也依托分布在各地倉儲基地/庫區的集群優勢和龐大存貨,可以為客戶提供貨物通存通兌服務,實現同品質、同數量的石化產品異地存取服務,有效降低客戶綜合物流成本,提升客戶運營效率,增強公司客戶粘性。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