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林美牽手奔馳、寧德時代 動力電池回收朋友圈擴容
2月27日晚間,格林美(002340)發布公告,公司與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以下合稱“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寧德時代及其下屬公司邦普循環就電池閉環回收項目簽署構建合作諒解備忘錄。
按照備忘錄約定,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將退役廢舊動力電池交由格林美與邦普循環處理后,回收再生的鎳、鈷、錳、鋰等關鍵原材料被重新供應至寧德時代的供應鏈,并用于生產梅賽德斯-奔馳的新電池;與此同時,各方將圍繞電池回收技術與回收商業模式開展廣泛而深入的探索與合作。格林美表示,本次合作將建立電池閉環回收體系,助力實現梅賽德斯-奔馳實現《雄心2039》發展戰略,即最晚到2039年實現乘用車新車產品陣容在車輛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碳中和。
業內人士表示,本次合作備忘錄簽署主體涵蓋第三方回收企業、電池廠、整車廠,是回收領域“廢料換原料”模式的升級版本,既保障了回收企業的廢料渠道,也為整車廠、電池廠鎖定了部分原料,在落實生產責任制的同時降低成本。
事實上,此前格林美已通過前述模式與多家下游廠商達成相關合作。2021年,格林美與億緯鋰能簽署了1萬噸回收鎳產品定向循環合作備忘錄;2022年,又相繼與容百科技、孚能科技、瑞浦蘭鈞等電池廠達成戰略合作,約定以定向回收廢料的方式,向前述企業返還電池級產成品;除此之外,格林美還與東風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嵐圖簽訂合作框架,探討“廢料換原料”的合作模式,并共建共享回收服務網點。
近年來,格林美在電池回收領域加碼布局,相關板塊業務持續壯大。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回收動力電池1.2萬余噸(超過1.5GWh),同比增長超過130%,實現銷售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297.73%,全面進入盈利階段。目前,格林美下屬4家子公司入選“工信部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
在回收產能規劃上,格林美目前建有荊門、武漢、無錫基地,現有總拆解處理能力達25萬套/年,資源化處理能力10萬噸/年,同時正在推進天津、深圳園區建設。海外市場方面,2021年完成韓國浦項動力電池回收基地2萬噸廢舊電池處理產線的建設和運營,并計劃在歐洲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工廠。據悉,格林美的產能布局主要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部、成渝經濟圈、海西經濟圈等新能源汽車活躍地帶,構建“2+N+2”模式。其中“2”分別指武漢、無錫兩大電池回收處置中心,以及荊門、泰興兩大資源化利用中心,“N”為其他回收處置基地+其他社會回收網絡。按照規劃,格林美2023年動力電池回收業務計劃銷售20億元以上,2026年動力電池回收量將達到30萬噸規模。
在格林美看來,目前是新能源快速增長期,還遠沒有到回收高峰期,現階段雖離不開原礦資源的供應,但從長期來看,原料大部分將來自于回收端,而原礦資源僅僅是補充,未來的重點在于回收。
業績方面,得益于核心產品三元前驅體材料產能大釋放及動力電池回收業務的強勁增勢,格林美2022年預計盈利12億元-14.77億元,同比增長30%-60%。
COMEX 4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漲0.4% 結束日線五連跌COMEX 4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漲0.4%,結束之前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的趨勢,報1824.9美元/盎司。
方大特鋼:精細化系統性實施成本管控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
2月16日,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光大證券(維權)、國信證券、中信建投、雪球資管、東吳證券、民生證券等多家機構到方大特鋼進行調研,詳細了解方大特鋼對2023年市場需求怎么看、如何抵御需求周期性的變化,以及成本管控措施等主要問題。
方大特鋼表示,2023年基建項目儲備充足,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前期積壓的項目與2023年新增的項目都會持續落地,從開工條件和施工角度來看,預計今年的需求相比去年要好。燃料方面,從當前市場供給來看,煤炭供應預計會有所改善。公司也在積極推進低碳節能、提高能耗效率的技改項目,以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針對成本管控,該公司表示,在生產經營中,以成本最優為原則,通過采購原燃料時進行性價比分析、綜合考量、工序優化等方式,最終實現降低成本。精細化管理的不斷落實,使公司得以保持突出的成本競爭力,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經營業績,公司鐵和鋼的成本、噸材盈利水平在中鋼協對標企業中排名前列。
同時,該公司表示,主要是通過信息化系統來進行全流程管控。通過系統性數據分析,有效地進行生產和成本控制,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能,使得公司的管理更加細致,為降本增效提供支撐。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