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談OpenAI:它變了,變得面目全非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8日早間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與網友互動時表示,OpenAI是作為一家開源、非盈利公司創建的,所以名字里面才帶“Open”,目標就是制衡谷歌。但它現在成了一家由微軟控制的閉源、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這與馬斯克的初衷背道而馳。
2015年,馬斯克和Sam Altman等科技領袖共同創辦了美國OpenAI公司,但由于特斯拉的智能駕駛技術與OpenAI存在潛在的利益沖突,馬斯克于2018年離開了OpenAI董事會。
ChatGPT熱炒受益分支!智算中心為人工智能夯實“算力底座” 上市公司競相布局ChatGPT概念炒作延伸至算力、算法等多個分支板塊。其中,算力趨勢龍頭股鴻博股份、浪潮信息和寒武紀近一個月內股價累計最大漲幅分別達132%、75%和52%。
興業證券蔣佳霖在研報中表示,AI產業中從AIGC到ChatGPT的發展均離不開算法、算力和數據三大要素的驅動。機器學習的算法步驟包括訓練和推斷兩個環節,訓練環節需要極為龐大的數據輸入才能支持一個復雜的神經網絡模型,運算量巨大,因此對于處理器的算力、效率(能耗)要求極大。
對此,國信證券2月8日研報認為,算力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對算力的需求正在與日俱增。據ChatGPT開發公司OpenAI研究,自2012年以來,人工智能訓練任務中使用的智能算力正呈指數級增長,2012-2018年,最大的AI訓練的算力消耗已增長30萬倍,平均每3個多月便翻倍,速度遠遠超過摩爾定律。
據工信部數據,截至目前,我國AI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數量接近4000家,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數萬億元。與此同時,國際數據公司(IDC)等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秒(EFLOPS),超過通用算力規模;預計未來5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3%。
華泰證券2月13日報告表示,隨國產大模型開發陸續進入預訓練階段,算力需求持續釋放或將帶動算力基礎設施產業迎來增長新周期。算力霸權時代或將開啟。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算力產業鏈現已初步形成,涵蓋由設施、設備、軟件供應商、網絡運營商構成的上游產業,由基礎電信企業、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商、云計算廠商構成的中游產業,由互聯網企業、工業企業以及政府、金融、電力等各行業用戶構成的下游產業。
進一步來看,國信證券研報指出,AI芯片的出現讓大規模的數據效率大大提升,極大的促進了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GPU、NPU、FPGA和各種各樣的AI-PU專用芯片,面向復雜的并行計算場景。目前,寒武紀、商湯、海光信息、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景嘉微、立昂技術、中國長城等國內廠商均具備算力基礎。其中,景嘉微研發芯片產品包括GPU芯片;賽靈思、深鑒科技、成都華微電子等廠商布局FPGA芯片業務。
此外,產業鏈中智算中心為人工智能夯實“算力底座”。根據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浪潮信息日前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測算,“十四五”期間,在智算中心實現80%應用水平的情況下,城市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長2.9至3.4倍,帶動相關產業增長36至42倍。
消息面上,北京首個智算中心近期落地,算力規模將達1000P.此外,河北、昆山、廣州、深圳等地亦均有建成或正在建設的智算中心。國內廠商中華為、騰訊、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商湯科技等企業均已深度參與。
鴻博股份近日在互動平臺披露,公司與英偉達共同發起的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首期所配套的智算中心將為市場提供100P的高性能算力,同時英偉達將為英博數科提供包括但不限于NLP、AIGC等相關技術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算力上游硬件離不開電子元器件的供應。國泰君安研報提到,目前全球電子元器件供應鏈緊張的局面未得到本質緩解,因此可能會影響廠商業務進度。另外,有業內分析坦言,當前在上游硬件產業的處理器、存儲器等高端芯片領域,國內芯片產品并不具備競爭優勢,在數據處理速度、功耗、時延等方面與國外廠商還存在較大差距。
阿爾特尋獲客戶 造車代工2.0時代來了嗎經濟觀察報 記者 濮振宇 中國新能源(600617)汽車行業已經邁過遍地是機遇的早期“掘金”階段,洗牌的加劇使后來者不再敢輕易自立門戶上馬新品牌,在這種情況下,ODM模式成了部分企業圓“造車夢”的一種新路徑。
近日,阿爾特(300825))發布公告稱,阿爾特全資子公司株式會社 IAT(以下簡稱“日本阿爾特”)與某國內領先整車制造上市公司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決定共同攜手,就某新能源車型海外市場的適應性開發、生產制造及銷售事宜展開合作。
作為A股首家上市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阿爾特在此次合作中的工作也涉及到生產環節,這意味著阿爾特ODM業務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ODM模式包含代工,而代工在汽車行業已有先例,蔚來與江淮、小鵬與海馬都是代工模式的案例。但代工模式只涉及生產環節,而ODM模式則包攬從車型研發、設計到生產各個環節,購買該服務的車企只需最終貼牌就行。
“ODM模式方興未艾,未來必將成為造車主流模式之一,但它也不是萬能的。ODM模式發展本身依賴于全球技術分工變遷大勢,容易受到貿易保護主義沖擊,而且也面臨其他模式的競爭,如OBM(代工廠經營自有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佳表示。
阿爾特“造車夢”曲線落地
根據公告,日本阿爾特負責日本市場的開拓及銷售,并根據海外客戶需求對某新能源車型進行適應性改裝設計研發、海外組裝,該整車制造上市公司擬在合作中負責上述新能源車型整車的生產制造及相關零部件的生產供應。
作為A股首家上市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阿爾特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全流程研發及其他汽車行業相關的技術服務。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阿爾特已為超過60家客戶成功研發近300款車型。
日本阿爾特負責“海外組裝”顯示出,阿爾特在此次合作中的工作涉及到了生產環節,而造車一直是阿爾特過去幾年來夢寐以求的目標。
2015年,時值第一波國內造車新勢力成立熱潮,阿爾特也宣布,阿爾特用于生產插電式混動車型的工廠12月將正式動工建設,預計2017年投產,年產能為10萬輛。但這一計劃后續卻再無動態傳出。
2022年后,阿爾特又試圖購買整車生產資質。3月,阿爾特與西青經開集團、一汽夏利(000927)簽署了關于天津博郡的合作協議書,公司擬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受讓天津博郡80.1%股權,天津博郡擁有繼承自一汽夏利的資質以及完備的整車制造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及其附屬設施。
按照官方說法,阿爾特謀求造車資質,是因為希望拓展整車ODM業務。但后續,阿爾特在公告中透露,由于客觀原因,阿爾特擬受讓天津博郡80.1%股權合作終止。
在國內謀求整車生產資質受挫的情況下,阿爾特將目光更多投向了日本。2022年11月,日本阿爾特通過股權受讓等方式,入股日本老牌合成樹脂生產企業大和工業,并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合成樹脂在汽車輕量化方面很有用。
對于有意開拓日本市場的中國車企而言,找阿爾特合作的確是個非常現實的選擇。資料顯示,阿爾特創始人宣奇武是畢業于日本九州大學的高材生,曾長期在日本三菱汽車公司開發本部工作,對日本汽車市場了解頗深。另外,阿爾特在日本也建立有設計中心。
阿爾特此次的客戶究竟是誰,也引發了外界關注和遐想。阿爾特在公告中稱,因本次交易涉及保密相關條款,且出于商業秘密及戰略發展的考慮,故豁免披露交易對手方的具體情況。
對日本市場感興趣的中國車企已陸續出現。今年初,中國車企比亞迪(002594)開始在日本市場銷售其純電動車SUVATTO3,邁出全面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的第一步。上汽通用五菱也計劃今年春季在日本推出其輕型電動車宏光MINIEV,目前正處于市場調查和辦理車型認證手續階段。
ODM模式的理想與現實
在汽車行業,代工模式廣為人知,蔚來與江淮、小鵬與海馬都是代工模式的案例。但代工模式只涉及生產環節,而ODM模式則包攬從車型研發、設計到生產各個環節,購買該服務的企業只需最終貼牌就行。
ODM模式在智能手機行業已經非常普及,已出現華勤、龍旗、聞泰等ODM龍頭企業。全球性行業分析公司 CounterpointResearch的報告顯示,2021年外包設計(來自ODM/IDH公司)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份額已從2020年的 36%上升至 2021年的37%。
“ODM是手機小品牌常采用的生產方式,推出ODM機型可以節省研發費用,縮短整體手機產品設計周期,實現快速上市變現的作用。但這種方式不適合造車。造車的技術生產門檻遠遠大于手機,難以快速貼牌上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除了技術門檻,ODM企業還需要考慮造車所需要的龐大資金問題。以阿爾特為例,其整車設計研發能力已經獲得業界認可,但資金實力仍然相當有限。
阿爾特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阿爾特營業收入為6.7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9425.21萬元,截至第三季度,阿爾特總資產為33.56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5.26億元。
對于有足夠技術和資金實力的企業而言,ODM模式則可以跑通。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麥格納曾設計和生產過寶馬X3及豐田、捷豹等品牌部分車型。數據顯示,2021年麥格納營業收入362億美元,其中整車工程制造業務營收61億美元,占比達到1/6。
另外,ODM企業還需要造車資質。在國內,新造車企業要想直接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的資質審批,機會渺茫。從此前的案例來看,國內企業為造車資質而收購一家車企,由此付出數億元乃至十數億元資金成本,屬于普遍現象。
2022年2月,為開拓整車ODM模式,立訊精密(002475)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出資100.54億元購買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同時立訊精密與奇瑞成立了合資公司。
但電動化也為ODM模式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天風證券(601162)研報認為,智能電動車ODM廠商可通過模塊標準化的整車平臺整合高集成度電驅系統、滑板底盤、一體化壓鑄車身等系統,提升零部件高通用率,實現高效開發、降低成本:另外可通過硬件標準化軟件通用化降低單車智能化成本,在低價格帶憑借越級智能化配量保證ODM車型的競爭優勢。
在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制造工藝的簡化與標準化程度、供應鏈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同質化競爭下行業對于創新創意與設計的更加依賴,“貼牌”造車的ODM業務模式會成為未來造車方向之一。
陳佳則指出,ODM模式在手機行業面臨的產業鏈風險,在汽車行業也依然存在。ODM跨越了工業設計和制造全流程,它考驗的是貼牌代工廠的全面技術實力和產業鏈整合能力。此前,中國手機行業ODM廠商在美國限制芯片半導體供應后,由于缺乏全球產業鏈上下游整合能力,市場競爭力出現了下滑。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