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旺達:公司目前正在進行鈉離子電池的開發工作,整體產品的開發進度符合我們的預期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在鈉離子電池方面有沒有研發?目前是否量產和產業化應用?
欣旺達(300207.SZ)2月2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進行鈉離子電池的開發工作,整體產品的開發進度符合我們的預期。
螞蟻保2022理賠服務報告:合作保司全年理賠187億,健康險理賠310萬人次2月21日,互聯網保險代理平臺螞蟻保發布了《螞蟻保平臺2022年度理賠服務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約90家保險機構與螞蟻保平臺進行合作,保司累計向用戶理賠187.5億元,其中為310萬人次提供健康險理賠服務。2022年,螞蟻保用戶選擇在線上發起理賠申請的比例達到了98%,而場景險理賠則是100%在線完成,互聯網理賠服務基本普及。
當天,螞蟻保和保險機構共建的“安心賠”服務也宣布進行兩大升級:一是向理賠用戶提供“全程協賠”服務,讓用戶省時省力省心;二是“速度保障”,入選“安心賠”服務的保司,對不同險種的理賠時效做出承諾,讓理賠快有了明確標準。
2022年理賠187億
健康險理賠310萬人次
螞蟻保的理賠服務報告顯示,2022年,入駐平臺的合作保司累計理賠金額超187.5億元。其中,健康險理賠服務310萬人次,重疾險、住院醫療險、門診醫療險的平均賠付金額分別為7.6萬元、1.15萬元和109元,與行業水平相近,單筆最大賠付金額為89.7萬元。
從疾病分布上來看,重疾險的理賠數據顯示,對20-40歲的中青年來說,甲狀腺癌理賠量排名第一;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肺癌的理賠量高居第一。
報告顯示,創新險種的價值顯現。例如,保險公司和螞蟻保共創的創新險種“電信詐騙險”,半年時間理賠?906位用戶賠付3145萬,為電信詐騙這一社會難題的紓解貢獻了保險力量。此外,寵物險理賠量攀升,2022年保險公司的寵物險在螞蟻保上共理賠了18萬只寵物。
互聯網理賠體驗普及
98%用戶選擇在線理賠
據了解,螞蟻保向合作保司開放了“理賠大腦”技術,借助這一技術,用戶可在線向保司提交理賠申請。螞蟻保的理賠報告顯示,用戶選擇在線上發起理賠申請的比例達到了98%,而場景險則是100%在線上完成理賠。在線理賠功能會對用戶進行智能指導,用戶提交材料的準確率也大幅提升:以住院醫療險和重疾險為例,86%的螞蟻保用戶能一次就交對所有理賠材料。
江蘇市民小王此前在螞蟻保上購買了長期醫療險“好醫保”,此后不幸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借助在線理賠功能,治療期間小王通過螞蟻保向保司申請了88次理賠,累計理賠了60多萬元。
得益于保險公司和互聯網平臺的共同努力,理賠審核時效也越來越快。《螞蟻保平臺2022年度理賠服務報告》顯示,以住院醫療險為例,各家保司在螞蟻保平臺上的“4日結案”率高達84%。其中,“好醫保”系列醫療險,85%的理賠案件更是能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理賠審核。
理賠科技極大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在助力保司降本增效。據介紹,“理賠大腦”可智能識別107種醫療憑證,準確率高達98%。在理賠立案階段,“理賠大腦”能幫保司降低約30%的人工成本。而在審核階段,在不同險種上,“理賠大腦”幫助保司提升的審核效率大概在30%-70%區間。
“與螞蟻保一起解決用戶痛點,完善全流程理賠體驗,也是在優化我們內部理賠流程,打通每一個理賠卡點,從而提升理賠運營效率。”人保健康深圳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劉駿表示,目前,這套線上理賠體系已經應用于人保健康其他業務場景中。
升級“安心賠”:全程協賠+速度保障
2022年,螞蟻保與多家保司共同上線了高品質理賠服務“安心賠”,并且覆蓋了門診險、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等多個險種。經過一年的運行,“安心賠”今日也宣布了兩大升級:全程協賠和速度保障。
全程協賠服務上,螞蟻保將為理賠用戶提供全程協助,用戶可隨時發起理賠咨詢獲得專業指導,并在線自助申請或使用理賠協助代辦。若對理賠結論有疑問,螞蟻保將會有協賠專家1對1解讀,并提供調解服務。
在速度保障上,對于不同保險種類,入選“安心賠”的保司會約定理賠審核時效,讓理賠速度有保障。門診險、住院醫療險、意外險和重疾險的理賠時效保障,分別為2日、4日、5日和15日。一旦超過約定時效,用戶可申請加急處理。
螞蟻保險理賠科技負責人方勇表示,保險理賠工作的專業和復雜度較高,“安心賠”嘗試將不同險種的理賠服務標準化,讓理賠用戶在過程中感受到體驗上的便捷感、時效上的確定感,以及服務上的溫度感,讓理賠服務的效率和口碑都得到提升。
重要信息“隱而不發”,萬通發展控股股東持股被凍結,股價腰斬創新低是否存在故意延遲披露負面公告以配合相關股東減持股份的情形?
記者 | 胡振明
截至2月20日收盤,萬通發展(600246.SH)每股收于6.07元,跌9.94%,全天成交18.39萬手,收盤時仍有超過17萬手封死跌停板。此前,在2022年12月份,萬通發展的股價從11.63元/股一個月內最低跌至6.13元/股,區間跌幅47.29%。
2月21日早間,萬通發展以5.67元/股(-6.59%)開盤,距離2022年12月初股價高點,股價已遭“腰斬”。
2月20日,萬通發展披露《關于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嘉華東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華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萬通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通控股”)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凍結。
根據公告,嘉華控股持有萬通發展6.50億股(占總股本的31.64%),其中330.44萬股被司法凍結,占其持股總數的0.51%,占公司總股本的0.16%;嘉華控股的一致行動人萬通控股持有萬通發展的3.47億股(占總股本的16.89%),其中3894.55萬股被司法凍結,已質押股份6400萬股被司法凍結,合計被司法凍結1.03億股,占其持股總數的29.67%,占公司總股本的5.01%。
截至該公告日,萬通發展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被司法凍結股份數量為1.08億股,占其持有股份數的10.80%,占公司總股本的5.24%。
圖片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公告顯示,上述股份凍結的原因是,2018年5月31日控股股東嘉華控股與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簡稱“中融信托”)簽署的《股權收益權轉讓及回購合同》《股票質押合同》產生合同糾紛。
中融信托向嘉華控股提供借款14.08億元,為此嘉華控股及一致行動人萬通控股向中融信托提供了充足的擔保抵押物,其中所持有的土地及房屋抵押物市場評估值超過15億元。此外,還另有充足價值的股權進行了質押:嘉華控股及子公司持有的萬通控股約85%股權(按原始注冊資本計算價值約12億元)的質押擔保;提供了萬通控股持有的萬通發展6400萬股(按目前市值約4.5億元的股票)質押,本次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申請股權凍結了這部分股權。
目前,嘉華控股合計歸還中融信托的總金額為8.53億元,分別償還了借款本金約4.26億元,歸還了利息約4.27億元。
萬通發展表示,嘉華控股及萬通控股目前正在積極洽談有意向協議受讓部分公司股份的戰略投資方以償還相關債務。當前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8.53%,絕對數量遠超過其它前五位股東持股數量,故擬出讓股份數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截至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對于上述情況,上交所對萬通發展發出了《問詢函》,其中提及,萬通發展的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萬通控股持有的6400萬股被司法凍結質押、3894.55萬股被司法凍結,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5.01%;上述股份凍結事項影響重大且已達到信息披露標準,經過多次督促并于2月13日向萬能發展發出監管工作函,要求核實相關情況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截至《問詢函》發出時,萬通發展仍未披露相關公告。
2月17日,萬通發展公告顯示,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近期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211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3%。直到2月20日,萬通發展才披露了《關于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
圖片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對此,《問詢函》要求萬通發展向股東核實并說明,“在未履行股份凍結事項信息披露的情況下,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是否存在利用上述信息未予披露的時間窗口進行股票買賣的情況,公司是否存在故意延遲披露負面公告以配合相關股東減持股份的情形,并分別說明具體原因”。
同時,《問詢函》要求萬通發展說明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股份被司法凍結所涉糾紛的具體背景、原因及進展,相關債務本金及利息的償還情況,是否有能力償還相關債務,相關股份是否有被司法強制執行的風險,以及可能對上市公司產生的影響;同時說明,在明知股份凍結且監管部門已明確督促披露的情況下,至《問詢函》發出時仍未能對外披露的原因。
2023年1月31日晚間,萬通發展披露了《2022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經初步測算,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0億元到-4.1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為-2.14億元至-3.50億元。
上一年度,萬通發展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為0.86億元。
對于2022年度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萬通發展表示,由于市場需求嚴重不足,導致地產銷售和地產租賃業務簽約額下降,公司經營業績也隨之下降;對傳統地產業務進行全面戰略性收縮和資產剝離,同時加大對通訊與數字科技版塊的投入,但目前公司的通訊與數字科技版塊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未對公司營收產生貢獻;此外,受2022年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公司投資的部分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也是導致公司2022年度業績下滑的原因。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