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盾股份股東周偉洪所持公司股份面臨法拍 尚未履行完畢業(yè)績補償責任
金盾股份(300411)2月14日晚公告,公司近日通過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查詢,紹興中院將于3月10日10時至3月11日10時止(延時的除外)在紹興中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周偉洪登記持有的公司3716.92萬股股份。
據金盾股份2022年三季報,周偉洪持有公司3716.92萬股限售股,所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9.14%,系公司第二大股東。這意味著本次司法拍賣的是周偉洪所持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
本次周偉洪所持股份面臨司法拍賣,是因周偉洪與銀河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導致的司法拍賣。
早在2019年7月30日,金盾股份就曾公告,公司于近日接到股東周偉洪的函告,周偉洪因個人需求向銀河證券質押了公司3716.92萬股股份,現銀河證券按照雙方公證債權文書約定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要求周偉洪提前償還債務。因銀河證券已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周偉洪上述被質押的股份存在被司法拍賣的風險。
據悉,周偉洪本次被拍賣的股份來源于金盾股份在2017年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項目時,向其定向發(fā)行的股份及其后公司因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增加的股份。不過,周偉洪未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時的業(yè)績承諾,需向金盾股份履行業(yè)績補償責任。
但是因周偉洪未履行完畢業(yè)績補償責任,所以本次拍賣的3716.92萬股上市公司股份依照相關規(guī)定不符合解除限售條件,存在無法解除限售的風險。
據金盾股份公告,銀河證券對本次拍賣所得價款享有優(yōu)先權,除銀河證券之外,公司為最先向紹興中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周偉洪的債權人,現排序為第二順位。如果本次拍賣成功,拍賣所得扣除銀河證券優(yōu)先受償金額后的剩余部分,公司可獲取部分賠償。
回溯前情,2017年,金盾股份以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中強科技100%股權。根據金盾股份及周偉洪簽署的《盈利補償協(xié)議》),本次交易的業(yè)績承諾期為2016年度-2020年度,分兩個期間進行考核,其中首個考核期間(2016年度-2018年度)承諾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995億元,第二個考核期間(2019年度-2020年度)承諾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998億元。若中強科技未達承諾凈利潤,周偉洪應在專項審計報告出具后30個工作日內履行補償義務;若在該30個工作日屆滿時未足額補償,不足部分由周偉洪以等值的上市公司股份進行補償。
中強科技2019-2020年度累計實現凈利潤-6279.61萬元,未實現承諾業(yè)績,按照協(xié)議約定周偉洪應予以補償。
據金盾股份2022年3月10日公告,因周偉洪仍未支付上述業(yè)績補償款,違反了其作出的承諾,深交所對周偉洪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需要指出的是,中強科技已于2021年10月停止生產經營。
今年1月30日,金盾股份披露2022年年度業(yè)績預告,公司預計2022年凈利潤將實現扭虧為盈。在對業(yè)績變動原因進行說明時,金盾股份表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約4.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下降主要系由于上年同期合并了原子公司紅相科技1-4月份營業(yè)收入以及子公司中強科技營業(yè)收入,中強科技已于2021年10月停止生產經營,本報告期無收入等原因導致;扭虧為盈主要原因系公司加大長賬齡應收款的催收力度,本報告期收款情況較好,信用減值損失計提減少;上年同期虧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因印章被偽造引發(fā)的趙信遠仲裁案計提預計負債4015.22萬元。
日本四季度GDP增速遠低于預期,新任日本央行行長面臨挑戰(zhàn)日本四季度GDP增速遠低于預期,新任日本央行行長面臨挑戰(zhàn)
來源:華爾街見聞 葛佳明
日本四季度GDP增速遠低于預期,如何使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同時又不會破壞脆弱的經濟復蘇將成為新任日本央行行長的挑戰(zhàn)。
日本經濟逐步呈現疲軟態(tài)勢,下任日本央行行長該如何應戰(zhàn)?
根據日本政府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22年第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huán)比增長0.6%,從第三季度萎縮0.8%轉為正增長,但這一數字低于分析師預期的2%。
媒體分析認為,日本四季度經濟反彈速度低于預期,在旅游支出的提振下,經濟逐步出現復蘇跡象,但企業(yè)支出削減幅度遠超出預期,庫存嚴重拖累經濟增長,顯示出日本經濟持續(xù)疲軟。市場開始押注,日本央行實行10年大規(guī)模經濟政策刺激后,今年可能會開始轉向。
大和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Mari Iwashita表示,經濟數據出人意料地疲弱,這表明經濟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需要比想象中更長時間,且2023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也不樂觀:
我們認為工業(yè)生產等數據已經逐步顯示出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在經濟復蘇進程中,日本企業(yè)庫存下降成為了最大拖累因素,我們認為這是因為企業(yè)開始擔心未來的前景,不想補充庫存。盡管產品庫存的減少有時可以被解讀為對經濟的積極影響,表明需求強于預期,但事實情況可能并非如此。
彭博經濟學家Yuki Masujima表示:
我們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將放緩,因通脹上升影響消費者支出,外部需求疲軟會抑制出口。但國內外游客的消費或將對經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日本央行的政策挑戰(zhàn)
疲弱的經濟數據,讓日本央行下一任行長面臨巨大挑戰(zhàn):如何為日本經濟開辟一條路,使央行的超寬松政策正常化,同時不會破壞脆弱的經濟復蘇。
經濟數據公布后不久,日本政府正式提名植田和男為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長,分析認為,這一選擇意味著,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可能想要日本央行做出一些改變,但他并不希望政策出現大幅轉向,使經濟復蘇態(tài)勢進一步疲軟:
日本的GDP一直在小幅增長和萎縮之間徘徊,這使得日本央行判斷經濟復蘇的變得復雜。
去年第四季度,日元匯率回升是推動日本經濟重回增長軌道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日本經濟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其中之一就是全球經濟放緩,或將嚴重拖累該國呈現復蘇趨勢的出口,且面對經濟進一步放緩的風險,企業(yè)似乎已經在減少資本投資。
媒體分析稱,日本央行希望,在超額儲蓄的推動下,日本的消費反彈可以持續(xù)更長時間,使工資進一步回升并緩解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對家庭的打擊:
隨著通脹率超過日本央行制定的2%的目標,經濟和工資前景將成為日本央行決定何時可以退出其大規(guī)模刺激計劃的關鍵。
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Takeshi Minami 表示:
隨著海外經濟放緩,日本央行今年可能難以退出超寬松政策。
此外,約71%的日本央行觀察人士在1月表示,在去年12月調整政策后,日本央行在溝通策略方面存在問題。因此分析人士認為,在這方面植田將面臨巨大壓力,他與市場的溝通至關重要,他能在多大程度上釋放準確的政策信號而不引發(fā)市場波動也至關重要。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捷榮技術:公司目前主要為計算機/消費電子等3C行業(yè)客戶提供配套捷榮技術2月14日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的主營業(yè)務為精密模具、精密結構件及高外觀需求的硬件組件的設計、研發(fā)、制造和銷售。目前主要為計算機/消費電子等3C行業(yè)客戶提供配套,公司產品客戶受眾廣泛。
明輝國際(03828)發(fā)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yè)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