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答記者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據銀保監會2月11日消息,為進一步推動商業銀行準確識別、評估信用風險,真實反映資產質量,中國銀保監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制定了《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辦法》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的情況如何?
2019年4月30日至5月31日,《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金融機構、行業自律組織、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給予了廣泛關注。我們對反饋意見逐條進行認真研究,并在進一步調研與測算的基礎上,充分吸收科學合理建議。《辦法》對不良資產認定標準的設置更加科學合理,在充分考慮不同條款影響和不同類型機構差異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完善,更有利于商業銀行真實、準確反映資產質量情況,實現信用風險有效防控。
正式發布的辦法與征求意見稿相比,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完善:一是進一步明確分類資產的范圍,將銀行交易賬簿下的金融資產以及衍生品交易形成的相關資產排除在辦法適用范圍外。二是進一步厘清金融資產五級分類與會計處理的關系,明確已發生信用減值的資產為不良資產。三是進一步優化部分分類標準,對交叉違約、重組資產等條款進行調整與完善。四是進一步細化實施時間與范圍,合理設置過渡期,提出差異化實施安排。
二、《辦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信用風險是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完善的風險分類制度是有效防控信用風險的前提和基礎。1998年,人民銀行出臺《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提出五級分類概念。2007年,原銀監會發布《貸款風險分類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一步明確了五級分類監管要求。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結構發生較大變化,風險分類實踐面臨諸多新情況和新問題。2017年,巴塞爾委員會發布《審慎處理資產指引》,明確了不良資產和重組資產的認定標準和分類要求,旨在增強全球銀行業資產風險分類標準的一致性和結果的可比性。新會計準則也對部分金融工具分類隨意性較大、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滯后及不足等問題提出新的要求。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借鑒國際國內良好標準,并結合我國銀行業現狀及監管實踐,制定了《辦法》。《辦法》旨在進一步推動商業銀行準確識別風險水平、做實資產風險分類,有利于銀行業有效防范化解信用風險,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三、對金融資產開展風險分類應遵循什么原則?
商業銀行對金融資產開展風險分類時,應遵循真實性、及時性、審慎性和獨立性原則。準確分類是商業銀行做好信用風險管理的出發點,商業銀行應嚴格按照《辦法》要求開展風險分類,并根據債務人履約能力以及金融資產風險變化情況,及時、動態調整分類結果。對于暫時難以掌握風險狀況的金融資產,商業銀行應從嚴把握分類標準,從低確定分類等級。此外,商業銀行應在依法依規前提下,獨立判斷金融資產的風險程度,不受其他因素左右而影響分類結果,確保風險分類真實、準確反映金融資產的風險狀況。
四、《辦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辦法》共六章48條,將風險分類對象由貸款擴展至承擔信用風險的全部金融資產。除總則和附則外,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提出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要求。明確金融資產五級分類定義,設定零售資產和非零售資產的分類標準,對債務逾期、資產減值、逃廢債務等特定情形,以及分類上調、企業并購、資管及證券化產品涉及的資產分類等問題提出具體要求。二是提出重組資產的風險分類要求。細化重組資產定義、認定標準以及退出標準,明確不同情形下的重組資產分類要求,設定重組資產觀察期。三是加強銀行風險分類管理。要求商業銀行健全風險分類治理架構,制定風險分類管理制度,明確分類方法、流程和頻率,開發完善信息系統,加強監測分析、信息披露和文檔管理。四是明確監督管理要求。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風險分類管理開展監督檢查和評估,對違反要求的銀行采取監管措施和行政處罰。
五、如何理解以債務人為中心的風險分類理念?
根據現行《指引》,風險分類以單筆貸款為對象,同一債務人名下的多筆貸款分類結果可能不一致,既可以是正常類、關注類,也可以分為次級類、可疑類或損失類。巴塞爾委員會在《審慎處理資產指引》中指出,如果銀行的非零售交易對手有任何一筆風險暴露發生實質性不良,應將該對手所有風險暴露均認定為不良。借鑒上述概念,考慮到對公客戶公司治理和財務數據相對完善,《辦法》要求商業銀行對非零售金融資產進行風險分類時,應以評估債務人的履約能力為中心,債務人在本行債權超過10%分類為不良的,該債務人在本行所有債權均應分類為不良;債務人在所有銀行的債務中,逾期超過90天的債務已經超過20%的,各銀行均應將其債務歸為不良。
需要指出的是,以債務人為中心并非不考慮擔保因素。對于不良資產,商業銀行可以依據單筆資產的擔保緩釋程度,將同一非零售債務人名下的不同債務分為次級類、可疑類或損失類。對于零售資產,考慮到業務種類差異、抵押擔保等因素影響,銀行也可以對單筆資產進行風險分類。
六、風險分類如何考慮逾期天數和信用減值的影響?
商業銀行開展風險分類的核心是準確判斷債務人償債能力。逾期天數和信用減值是資產質量惡化程度的重要指標,能有效反映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從逾期天數看,現行《指引》對逾期天數與分類等級關系的規定不夠清晰,部分銀行以擔保充足為由,未將全部逾期超過90天的債權納入不良。《辦法》明確規定,金融資產逾期后應至少歸為關注類,逾期超過90天、270天應至少歸為次級類、可疑類,逾期超過360天應歸為損失類。《辦法》實施后,逾期超過90天的債權,即使抵押擔保充足,也應歸為不良。從信用減值看,新金融工具準則以預期信用損失為基礎,對相關資產進行減值會計處理并確認損失準備。《辦法》參考借鑒新會計準則要求,規定已發生信用減值的資產應進入不良,其中預期信用損失占賬面余額50%以上應至少歸為次級,占賬面余額90%以上應歸為損失。
七、《辦法》對重組資產的規定有哪些變化?
現行《指引》未充分明確重組貸款涉及的“債務人財務狀況惡化”以及“合同調整”兩個關鍵概念,且規定重組貸款均應分類為不良。借鑒國際經驗,《辦法》進一步細化了重組的概念。一是明確重組資產定義,重點對“財務困難”和“合同調整”兩個概念作出詳細的規定,細化符合重組概念的各種情形,有利于銀行對照實施,堵塞監管套利空間。二是將重組觀察期由至少6個月延長為至少1年,在觀察期內采取相對緩和的措施,有利于推動債務重組順利進行。三是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不再統一要求重組資產必須分為不良,但應至少分為關注。對劃分為不良的重組資產,在觀察期內符合不良上調條件的,可以上調為關注類。四是對多次重組的分類作出明確規定,要求觀察期內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足額還款,或雖足額還款但財務狀況未有好轉,再次重組的資產至少歸為次級類,并重新計算觀察期。
八、《辦法》的實施安排是什么?
《辦法》實施充分考慮對機構和市場的影響,合理設置了過渡期,給予相關銀行充裕的時間做好《辦法》實施準備。《辦法》將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于商業銀行自《辦法》正式施行后新發生的業務,即2023年7月1日起發生的業務,應按照《辦法》要求進行分類;對于《辦法》正式施行前已發生的業務,即2023年7月1日前發生的業務,商業銀行應制訂重新分類計劃,于2025年12月31日前按季度有計劃、分步驟對所有存量業務全部按照《辦法》要求重新分類。
商業銀行應按照《辦法》規定,在持續穩健經營前提下,制訂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全面排查金融資產風險分類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盡快整改到位。對于新發生業務,要嚴格按照《辦法》要求進行分類。對于存量資產,應在過渡期內重新分類,實現按時達標。同時,商業銀行要按照新的監管要求,建立健全風險分類治理架構,完善風險分類管理制度,優化信息系統功能,加強監測分析和信息披露,切實提升風險分類管理水平。
杉杉控股訃告:沉重哀悼并深切緬懷鄭永剛先生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杉杉通
訃 ??告
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泣告公眾,杉杉企業創始人、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先生因突發心臟疾病救治無效,于2023年2月10日與世長辭,享年65歲。
鄭永剛先生愛黨愛國,創立杉杉34年來,傾其畢生心血踐行實業報國的堅定信念。他以極具前瞻性的眼光和果敢的膽略,引領杉杉成為中國服裝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部署企業戰略轉型和多元化布局,先后在時尚產業、鋰電新能源材料、光學顯示材料等領域成就斐然,是改革開放后涌現出的民營企業家中的杰出代表。
鄭永剛先生畢生倡導的“正直、負責、創新、擔當”企業價值觀,為公司凝聚了優秀的管理團隊和經營人才,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翠柏凝春,天人同悲!杉杉全體同仁將繼承鄭永剛先生的遺志,以建設令人尊重的全球化高科技企業為奮斗目標,持續創新,勇毅前行。
向鄭永剛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
2023年2月11日
“直播大廠”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獲評“風云浙商”2月10日,“千山跨越·大道向前”2022年度風云浙商頒獎典禮在浙江國際影視中心舉辦,現場十大風云浙商逐一揭曉,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獲“2022年度風云浙商”稱號,攜首席主播瑜大公子出席紅毯,浙江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 局長張燕為謝如棟頒獎。
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獲“2022年度風云浙商”稱號
年度風云浙商評選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主辦,浙江經視聯合錢江晚報和浙商雜志共同承辦,省工商聯、省商務廳、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等作為協辦單位共同參與, 作為經濟界的年度盛典,是浙江乃至全國極具影響力的財經人物評選活動。
本次獲獎的企業囊括工業,食品,制造等傳統行業,作為本次評選中唯一一位80后獲獎浙商,謝如棟所代表的直播電商卻是相對新興的行業。值得一提的是,謝如棟也是直播電商行業中首位獲此殊榮的浙商人物。
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現場接受采訪
頒獎典禮現場,主持人對當下不斷變化的傳播環境發問,遙望科技謝如棟答道:“不確定是確定的事,變化是唯一不變的事。我們應該擁抱變化,一起向前。”正如他說的那樣,他創立的遙望科技能夠一直保持在時代的潮頭,正是一直在不斷變化中發現機遇,走向未來。
在直播電商賽道里,遙望科技一向是個特殊的存在。
2022年,遙望科技成為業內首個且唯一一個完成“抖快淘”全域布局的企業。除了多平臺運營,公司還具備多層次矩陣打法,“明星+IP”兩手并行,供應鏈以及遙望云系統等多個特點。
遙望科技謝如棟攜旗下首席主播瑜大公子亮相紅毯
據資料顯示,遙望科技去年相關直播電商業務實現GMV約150億元,共簽約172位藝人與主播,新接入10806家品牌和商家,實現抖快淘全平臺布局,直播時長近3萬個小時,直播場次4千多場,達成1.35億筆訂單。
伴隨著近些年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直播電商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一環,早已成為電商行業的核心消費渠道之一,也是消費行業最大變量之一。遙望科技作為以直播為核心的綜合型科技企業,圍繞自身“科技”基因,以數字化標準化實力、多層次藝人達人主播矩陣和供應鏈優勢也在不斷賦能傳統經濟。
對于當下整體大環境來說,2023經濟增長是關鍵。新的一年,對于直播電商更是關鍵的一年。“于變局中開新局”是今年初謝如棟在公司全員內部信的主題,遙望科技還將如何持續發揮新興產業優勢,在數字經濟領域開拓創新,一起拭目以待。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廣告,相關素材由廣告主提供,廣告主對本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本網發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廣告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