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匯財證券(08001.HK)與一位戰略伙伴就合作事項訂立一項無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
東方匯財證券(08001.HK)發布公告,于2023年2月8日,公司與一間信譽卓著的財經印刷服務供應商(戰略伙伴)訂立一項無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據此,諒解備忘錄訂約方有意彼此合作以令雙方互惠互利,且合作可采取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推廣各訂約方的業務;向另一名訂約方轉介業務,及共同承接及處理業務。
截至2023年2月8日收盤,東方匯財證券(08001.HK)報收于0.24港元,上漲0.0%,換手率0.0%,成交量0.0股,成交額0.0港元。投行對該股關注度不高,90天內無投行對其給出評級。
東方匯財證券港股市值3035.75萬港元,在證券行業中排名第39。主要指標見下表: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18省份碳達峰方案盤點: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差異大 一線城市或引領綠色出行近日,根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前,全國有18個省份發布當地的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稱“《行動方案》”),為我國2030實現碳達峰提出了具體行動方向與目標指引。《行動方案》制定了“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的多項目標以推動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提供動力。
為將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行動方案》公布的碳達峰十大行動包括重點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18個省份已發布碳達峰實施方案,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吉林、黑龍江、山東、山西、青海、云南、江西、安徽、湖南、四川、貴州、海南、內蒙古、寧夏、廣西。
各地區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具有一定共性,如大部分地區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增效、工業領域碳達峰、城鄉建設碳達峰、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等行動方面均有規劃,而各地在具體的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等方面差異較大。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各地出臺碳達峰實施方案只是邁出第一步,在復雜的產業結構以及產業發展不斷面臨新變化的背景下,如何正確核算各領域、各行業的碳排放量,并制定科學合理、可負擔、易操作的具體政策措施與解決方案,仍需深入研究。
各地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差異大
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是保證能源安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主要措施包括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終端電氣化水平。
《行動方案》指出,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分別要達到20%和25%。非化石能源是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經長時間地質變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類型外的能源。
根據國家制定的目標,各省市區需根據自身要素稟賦精準制定2025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現,有的省份提出了高于《行動方案》制定的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目標。比如,青海的目標是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52.2%;四川提出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41.5%左右。青海、四川地貌多樣,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四川水電資源豐富,這些具備較好資源優勢的地方,提出更高的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對于全國實現碳達峰意義重大。
也有部分省份制定的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低于《行動方案》提出的目標。比如,河北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以上;到2030年,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9%以上。山東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13%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0%左右。
我國碳排放呈現顯著的空間差異,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河北、山東等省份因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生產了大量的高載能產品,碳排放總量、碳排放強度均較高,控碳工作壓力大。控制碳排量與產業結構密切相關,高耗能行業等工業部門是各省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來源,需要著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嚴格限制“兩高”產業盲目擴張。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鋼鐵行業是中國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行業,僅次于電力部門,盡管目前鋼鐵行業也正在開展低碳化改造,并推動產業轉型,但仍需時間來消化低碳化改造和轉型所帶來的成本壓力。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過大,不利于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因此對于會影響經濟安全的產業,各地在制定碳達峰方案及推行綠色化低碳化改造時,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要考慮其對經濟社會帶來的整體影響。
目前已公布的18個省市區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有11個(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湖南、山東、貴州、寧夏、廣西、吉林、四川)提出新能源裝機容量具體目標。根據以上各省行動方案,若順利完成目標,2030年,我國11個地區新能源裝機容量總量將達到約7億千瓦。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區公布的碳達峰實施方案中,“光伏+”模式成為各地探索碳達峰的關鍵路徑之一。具體來看,山東采用分布式儲能、“光伏+儲能”等模式,探索多樣化能源供應,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湖南開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行動,推進農光互補、光伏+設施農業等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模式;寧夏因地制宜建設各類“光伏+”綜合利用項目,探索自發自用和就地交易新模式,有效擴大用戶側光電應用。
一線城市綠色出行目標較高
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轄市在當地碳達峰實施方案中制定了綠色出行相關目標。
具體而言,北京計劃到2030年中心城區綠色出行力爭達到78%,天津達到80%。除直轄市外,部分省份及省會城市也提出了此類目標,江西、內蒙古提出,到2030年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綠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吉林省提出到2030年,其中長春市、吉林市綠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與此同時,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北京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保有量力爭達到200萬輛;上海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車輛占比將超50%;天津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將達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5%左右;重慶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3%。
新能源汽車銷量或保有量目標的設定一方面是基于產業發展實際,包括新能源車技術現狀、區域車輛保有量及剩余使用壽命等,另一方面是出于綠色發展角度,應對氣候變化。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的提高需要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共同努力,供給側通過技術攻關提供低成本、高安全性和先進實用的產品,需求側通過政策引導、分類管理和重點宣傳提升用戶選擇意愿。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綠色出行是人、交通、環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交通系統的結構特征、管理經營等是客觀因素,民眾選擇綠色出行的意愿是主觀因素,包括出行距離、時間、政府宣傳力度等外部因素以及環境意識、個人行為規范等內部因素。
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具有更加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道路規劃和更好的交通治理能力與水平,民眾環保意識和綠色出行意識更加強烈,在此條件下將率先實現70%以上比例的綠色出行。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優秀的案例和經驗將形成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其他城市提高綠色出行比例。
此外,在18個省份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有8個強調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其中包括江西、海南、四川、吉林、廣西、貴州、云南和湖南。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在各地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有部分省份提出明確的綠色建筑目標。
具體而言,安徽規劃到2025年,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30%以上;四川目標到2025年,全省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在太陽能資源豐富且具備條件的地區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內蒙古計劃到2025年,全區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左右,其中呼和浩特、包頭主城區達到40%左右。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各省市區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需結合自身資源優勢,考慮經濟發展現狀、未來產業規劃、能源資源稟賦與消費結構等,尤其是要考慮重點領域碳排放水平及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分析節能減排降碳最優路徑和控碳減碳最大潛力,以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的高質量發展,奠定邁向碳中和的基礎。
儲能黑科技來了!超級電容百億市場空間正在打開,機構看好的稀缺股揭曉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數據寶
固態電池板塊全天領漲。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今日A股漲停個股共36只:宇通重工、三六零、鴻博股份、中航電測4股一字板漲停,雷柏科技收T字板。
新股信達證券連收6板。重組概念股中航電測接力漢王科技成為新的漲停龍頭股,多路資金共同暴拉5連板。
從收盤封單量來看,三六零最受資金追捧,收盤漲停板封單達154.82萬手;其次是信達證券、鴻博股份,封單分別為61.94萬手、21.62萬手。
以封單金額計算,三六零、信達證券、鴻博股份漲停板封單金額居前,分別為13.66億元、11.86億元、2.13億元。
超級電容板塊火了
今日固態電池板塊全天領漲,高壓快充、鈉離子電池概念漲幅居前。
受贛鋒鋰業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宣布在固態電池有新突破的消息影響,固態電池板塊大漲4.84%,德爾股份大漲19.44%,金龍羽、豪鵬科技、新綸新材(維權)以及疊加超級電容概念的山東章鼓漲停。
高壓快充概念中恒電氣(維權)、積成電子、泰永長征3股漲停。超級電容概念股山東章鼓、金時科技、北京科銳3股漲停。
山東章鼓參股公司艾諾岡是一家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蓄電池、超級電容器電源模塊、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太陽能控制設備的研發及銷售公司。
金時科技子公司四川金時新能超級電容器處于試驗基地建設階段。
北京科銳子公司科銳博潤研發的超級電容充電裝置,輸出功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參與首個超級電容儲能現代有軌電車工程應用,是世界首例之一。
超級電容成為功率型儲能黑科技
百億市場空間正在打開
超級電容是一種新型功率型儲能器件,具備充電時間短、使用壽命長、溫度特性好、綠色環保等特性。2022年是超級電容在電力調頻、混合儲能領域規模落地的元年,期間超級電容在國內首次應用于火儲一體化調峰調頻、一次調頻、岸儲一體化項目。
東吳證券認為超級電容是功率型儲能黑科技,混合型超級電容能量密度顯著提升,上游材料國產化,超容成本持續下降,政策重視多元化新型儲能技術發展,助推試點示范項目大規模落地。具備技術、成本、政策三重利好,超級電容產業迎向上加速拐點。
超級電容行業目前在風電、軌道交通、油改電、智能電表等領域穩步增長的同時,正在電網調頻和混合儲能、汽車等領域迎來向上加速拐點,行情前景可期。根據超級電容產業聯盟數據,2021年全球超級電容市場規模為15.9億美元,預計2027年將達37億美元,2021-2027年復合增長率為18%,百億市場空間正在打開。
多家上市公司已布局超級電容業務。思源電氣2022年12月28日公告稱使用自有資金6.18億元,收購烯晶碳能41.1985%的股權,本次股權收購完成后,將持有烯晶碳能51.2%的股份。公司收購烯晶碳能股權以推動超級電容在儲能和乘用車領域應用。
江海股份的超級電容相關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電表、風電等領域,并已在儲能、油改電、電網調頻等領域深入拓展,公司超級電容的業績發展符合市場預期。
瑞泰新材最近在投資者平臺表示,對于募投的華榮化工智能化改造項目已終止,相關資金投向張家港超威新能年產4000噸鋰電池/超級電容器電解質新材料及5737.9噸化學原料(副產品)項目。
美錦能源計劃2022年竣工的500噸級超級電容炭項目均按計劃進行中。
概念股較稀缺
機構一致看好這些股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30只超級電容概念股中,有12股發布了2022年業績預告,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僅5股,長安汽車預計翻倍增長,萬順新材扭虧。
振華科技預計2022年凈利潤23億元至24.2億元,同比增長54.26% 至62.31%,公司表示新型電子元器件板塊企業的高可靠產品市場持續向好,經營業績同比增長。
東方鉭業預計2022年凈利潤1.45億元至1.95億元,同比增長64.18%至120.79%,報告期內公司產銷量增長、提質增效、降本節支。
今年以來,超級電容概念板塊上漲12.44%,除振華科技、仙鶴股份累計漲幅為負外,剩余個股全線上漲,其中東方鉭業、瑞泰新材漲超30%。
從機構關注度來看,長安汽車、振華科技、仙鶴股份關注度居前,均超20家。根據5家及以上機構預測,美錦能源、萬順新材、法拉電子、振華科技等6股的上漲空間有望超40%。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