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 部署2023年五大工作重點
2月9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暨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部署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會議指出,2022年是反壟斷和公平競爭政策實施邁向更高水平的一年,反壟斷法律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重點領域反壟斷監管執法持續加強,經營者集中審查提質增效,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有力有效,公平競爭文化建設多措并舉,反壟斷監管執法能力持續提升。
據介紹,2022年,全國依法辦結各類壟斷案件187件,罰沒金額7.84億元;審結經營者集中案794件,附條件批準5件;《反壟斷法》完成頒布15年來首次修改,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提振了市場主體發展預期和信心,激發市場主體競爭活力和創新動力,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會議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錨定一個大市場目標,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二是服務質量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著力提升市場競爭活力和質量;三是強化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保障,著力提高反壟斷監管執法效能;四是守好發展安全底線,著力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五是構建多元共治格局,著力強化公平競爭治理整體合力。
會議強調,強化民生領域反壟斷監管執法事關市場主體發展環境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宏觀效應和社會影響。要牢固樹立“監管為民”核心理念,準確把握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重點任務,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強化組織領導,將專項行動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春耕備耕有序展開 化肥等概念股預熱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趙子強
見習記者?劉??慧
人勤春來早,備耕正當時。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我國從南到北的春耕備耕工作陸續展開,用肥高峰期也將隨之到來。尿素、磷酸二銨、鉀肥等肥料價格近期如何變化?春耕季節又將帶動哪些板塊?
需求緩慢恢復期?化肥價格預期持穩
備耕時節已至,部分化肥價格卻不升反跌。2月9日,國內尿素市場延續偏弱態勢,河北、山西、內蒙古部分企業價格下調10元/噸至20元/噸,新疆地區部分企業下調80元/噸,其他地區暫時穩定觀望。
期貨方面,2月9日鄭商所尿素主力UR2305收盤2444元/噸,結算2463元/噸,較上一交易日再度下調,跌幅0.65%;年內累計下調100元/噸。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一些廠家為緩解庫存壓力,下調報價;且目前仍舊處于下游需求的恢復期,所以短期對于行情支撐力度欠佳。
隆眾資訊尿素分析師吳苑麗表示,“農業需求是季節性的剛需,2月份至3月份有階段性的用肥需求,按照慣例春節后會陸續有階段性的采購行為出現,直至進入用肥周期。”
新湖期貨在研報中表示,從供應角度講,最近一周,尿素日均產量在15.53萬噸,環比增加0.22萬噸。尿素市場將出現供需兩旺,價格預期持穩。
2月9日,其他品種肥料目前也未有明顯變動,復合肥市場大穩小動,局部市場45%常規肥下調50元/噸;國產鉀60%晶的市場價格延期前期報價,多在3550元/噸-3600元/噸;磷酸二銨市場平穩運行,64%褐色二銨出港報價3950元/噸-4050元/噸,57%褐色出港報價3400元/噸-3450元/噸。
河北任丘一家農資經銷商表示,今年春節假期在1月份,近日各地區氣溫還在反復,未明顯回暖。目前,距離農戶大量用肥仍有一段時間,并且化肥產品中尿素的價格已經比去年年中有了較大幅度下降,但相比早兩年價格依舊很高,估計今年春季將維持現價水平。
另外,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2月3日發布消息稱,從河南新鄉的調研情況看,當前化肥供需基本面好于上年同期,氮磷肥供應充足,鉀肥供需緊張情況趨于緩解。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印發做好2023年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適時召開跨部門化肥保供穩價工作機制會議,進一步研究完善化肥保供穩價相關政策措施,切實保障春耕化肥供應。
哪些行業有望走出“春耕行情”?
春耕雖然尚未開啟,“春耕行情”已在A股演繹。今年以來,化肥概念板塊已經歷了一波上漲,累計漲幅7.78%;51只概念股中47只實現區間上漲。28家公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中,近六成業績預喜。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張麗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受地緣沖突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出現一波明顯上漲,化肥價格也水漲船高。因此,去年化肥企業的業績得到了良好的支撐。
云天化在業績預增的公告中表示,當前糧食價格仍維持高位,化肥剛需屬性強,供給端持續收緊,一季度春耕將催化化肥消費旺季。
對于“春耕行情”看好的板塊,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記者表示,短期繼續看好化肥板塊的投資機會,首先春耕是重要時點;其次糧食安全也是重中之重,對其生產而言,化肥短期受利好因素的支撐還是比較明確。
張麗潔表示,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在即,往年也都圍繞著“三農”問題展開;黨的二十大中也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政策面上總體利好農業板塊。短期可關注種植業、磷肥及磷化工、鉀肥、農藥等相關概念。
定制家居企業凈利普遍增長記者近日獲悉,目前不少企業陸續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定制家居行業表現較為亮眼,業績普遍呈增長態勢。信息時報記者對多家企業披露的2022年業績預告核心業績數據進行統計,從數據中探知家居行業冷暖。
“頭部效應”明顯
從盈利情況來看,“強者恒強”的態勢明顯,頭部品牌表現平穩。以歐派家居、索菲亞為首的定制家居品牌在2022年的凈利潤均超10億元。
其中,歐派家居預計2022年凈利潤約為26.65億元~27.99億元,同比上年略增,位居行業首位。從業績預報的數據來看,這與其原本的增長目標相距較遠。據了解,2022年年初,歐派家居在年報中提出“2022年力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加15%~20%,凈利潤同比增加10%~15%”目標。
而索菲亞2022年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9.5億元~11億元,同比增長6~8倍,在一眾已披露業績報告的家居企業中增長最快。
營收方面,歐派家居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營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10億元到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到15%,即歐派預計營收214億元到235億元;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0元到1.33億元,同比增長0%到5%,即歐派凈利潤預計為26.66億元到27.99億元。
根據索菲亞公告,相比2021年的104.07億元,2022年預計將增加 5.2億元到1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到10%。
對于盈利雙增,索菲亞在財報中指出,一是得益于“全渠道、多品牌、全品類”的戰略布局,二是公司2021年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導致上年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低,因此本報告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對比上年增長幅度較大。
定制家居企業扭虧為盈
據了解,在已上市的10家定制家居企業中,除了定制頭部品牌歐派家居、索菲亞表現搶眼外,還有8家公布業績預告的企業去年均實現盈利,其中4家是扭虧為盈,包括我樂家居、頂固集創、友邦吊頂、江河集團。
根據財報,頂固集創雖然2022年度營收預計較上年同比下降15%~20%,但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00萬元至25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059萬元至1559萬元。江河集團的凈利潤為由2021年的~10.07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5~5.3億元。
同時,我樂家居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億元~1.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0.95億元~1.1億元。對于扭虧為盈,我樂家居解釋稱,2022年加強零售端、控制大宗業務的風險和催收貨款為重心,降低大宗業務中直營業務占比,大力發展工程經銷商全現金業務。
此外,好萊客、三雄極光、奧普家居、永藝股份的凈利潤也在2022年實現增長,且成倍數增長。根據好萊客披露的數據,其2022年凈利潤成倍數增長,預計約為4.05億元~4.7億元,同比增長520%~620%;扣非后凈利潤約2.22億元~2.65億元,同比增加470%~580%。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家居行業分析師梁振鵬稱,定制家居行業具備品類延伸和跨品類融合的能力,能夠以較為快捷便利的方式解決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的綜合性問題,因此客單價較高、溢價能力較強,在家居行業普遍下行期,頭部企業業績仍然保持上行走勢。
建材、裝飾行業普遍業績承壓
在家居細分行業中,定制家居企業業績增速亮眼,使得家居市場其他板塊分化加劇。聚焦到板塊陶瓷、建材、裝飾、地板板塊,多數企業狀態頹靡,行業普遍出現業績下滑。
以陶瓷為例,帝歐家居凈利潤降幅則超過2000%。公告顯示,預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額高達12億~16億元,同比銳減1836.21%~2414.95%
同時,去年裝飾行業許多大型裝飾企業面臨家裝難入場、工裝業務遭遇上游企業出險、壞賬等因素,整體面臨業績承壓。目前,廣田集團則因凈資產為負值,或將面臨退市風險。從預告來看,ST廣田虧損或將達到45億元,是虧損幅度最大的一家企業。
此外,蒙娜麗莎和德爾由盈轉虧。其中,蒙娜麗莎的凈利潤由2021年的3.15億元下降到2022年的-3.2億~-4.6億元,同比降幅達到201.64%~246.1%。德爾的凈利潤由2021年的0.76億元下降到2022年的-0.18億~-0.12億元。
木林森和法獅龍的凈利潤雖然沒有虧損,但下滑程度較為明顯。2022年,木林森預計凈利潤為2億~2.3億元,同比下降80.16%~82.74%,法獅龍的凈利潤為0.12~0.16億元,同比下降72.03%~79.28%。
對于今年家居行業的形勢,梁振鵬稱,預計陶瓷、建材、裝飾等行業今年的生存狀態將優于去年,不僅在于行業本身狀況得以改善,包括上游房地產行業也正在迎來寬松政策:“業績下行企業如果要扭轉頹勢,現在就該加快布局,尤其應當加強新型電商、零售渠道的布局開拓。”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