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人民幣成春節檔支付“新風尚” 有平臺交易金額同比增長12倍
數字人民幣正成為多地市民購物支付的“新風尚”。
京東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京東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2倍。同日,美團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1月21日至1月27日,平臺上數字人民幣交易金額較上年春節期間增長超過6倍。
同時,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消費者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的頻率正在提高,春節發紅包這一中國傳統習俗正成為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之一。
“春節檔”支付新元素
2023年新春紅包在支付方面有了新元素。春節期間,除了搶各地方政府、商業機構發放的“消費紅包”,多地市民可以通過微信、QQ、支付寶等分享給指定好友或群發數字人民幣紅包。
“春節期間,我們都在微信好友群里發數字人民幣‘拼手速’紅包,操作方便,很有意思。”北京市民張女士說。
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12月份數字人民幣APP版本更新增加了“專屬頭像”“現金紅包”兩大功能。2023年1月19日,數字人民幣APP再次更新,內容包括新春專屬頭像及“福兔迎春”“五福臨門”“恭賀新禧”等多款春節特色紅包封面。兩次更新均在發力新春紅包應用場景。
不少消費者開通數字人民幣、領取紅包后購買各類年貨商品,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的消費體驗。在杭州過年的劉女士,通過參與數字人民幣促消費活動獲得數字人民幣超值換購年貨權益,為家里添置了牛奶、啤酒等年貨。
整體來看,春節期間,在各類紅包促消費活動的帶動下,用數字人民幣辦年貨、購買民生日用品,成為今年新春的消費新趨勢,數字人民幣也成為促進消費回暖的一股新力量。
京東數據顯示,用數字人民幣在京東買年貨的幾大活躍城市為廣州、深圳、北京、蘇州、成都、上海。
另據美團數據顯示,1月21日至1月27日節日期間,全國各試點地區消費者在美團領取數字人民幣紅包或消費券后,在2萬余家平臺中小微商戶消費,為商戶生意增添“煙火氣”。
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數字人民幣與春節這一‘全民參與’節日的深度融合,能夠加速其普及推廣進程。”
有力促進社會消費
隨著試點深入,數字人民幣也逐步融入居民零售消費與日常生活,春節期間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的頻次和規模正明顯提升。美團數據顯示,1月21日至1月27日,平臺上數字人民幣交易訂單量較之去年春節期間增長近4倍,數字人民幣交易用戶數同比增長超5倍。
據京東數據,京東攜手中國銀行在春節期間舉辦的數字人民幣“買年貨享優惠”活動得到全國消費者的踴躍參與。購買部分京東自營商品使用中國銀行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可得滿145元減20元、滿89元減10元等滿減優惠,由此帶動線上消費金額近4000萬元。
通過消費紅包無門檻直接抵扣的方式,部分試點地區數字人民幣的使用讓消費者感受到了真正的實惠。生活在北京的武先生,在多家銀行開展的數字人民幣春節促消費活動中抽中了88元數字人民幣紅包,購買了新鮮果切、熟食等商品,節日期間和家人一起享用。“春節期間用數字人民幣紅包給家里買東西,體驗很好,很實惠。”武先生說。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8月31日,數字人民幣在試點地區累計交易筆數3.6億筆,金額1000.4億元,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門店數量超過560萬個。2022年以來,各試點地區政府圍繞“促進消費”“低碳出行”等主題累計開展了近30次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活動,各商業機構還開展了多次市場化推廣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社會消費回補與潛力釋放。
王蓬博表示,“過去一年數字人民幣APP聯手互聯網平臺推廣是一舉多得的合作范式,數字人民幣消費券已經成為多地提振消費的重要力量之一。互聯網平臺用戶基數大,覆蓋場景廣,與平臺方合作,促進居民消費的同時,也可以支持小微實體企業發展。展望2023年,數字人民幣APP在用戶關懷、個性化服務體驗及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值得期待。”
約翰遜稱普京曾對他發出“導彈”威脅 克宮回應:謊言財聯社1月31日訊(編輯 牛占林)在英國媒體BBC周一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中,英國前首相約翰遜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對他發出了導彈打擊的威脅。當天,克里姆林宮方面否認了這一說法。
約翰遜此前透露了他與普京會談的細節,這次會談是在俄羅斯開始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前不久舉行的。他警告普京,一旦開始軍事行動,將實施制裁,并保證法國和德國不會允許烏克蘭在可預見的未來加入北約。他還表示,普京在談話中疑似威脅他要進行導彈打擊。
約翰遜在紀錄片中回憶說,那次長時間通話的日期是2022年2月2日。他當時對普京作出了一旦爆發戰爭將引發“絕對災難”的警告,會有更多北約部隊靠近俄羅斯邊境。
約翰遜表示: “他一度威脅我說,鮑里斯,我不想傷害你,發射一枚導彈,只需要一分鐘。或是類似這樣的話,好厲害。”
“不過他當時談話的語氣還比較放松,好像沒事人一樣,我覺得這是他試圖談判時討價還價的策略。”
約翰遜指出,在那次極不尋常的通話過程中,普京的表現與平時那個他已經很熟悉的俄羅斯總統并無二樣。
在一系列丑聞傳出后,約翰遜已于去年9月下臺,他試圖將倫敦定位為烏克蘭在西方的頭號盟友。在任期間,他多次訪問基輔,并經常致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當天,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稱:“不,約翰遜先生所說的不是真的,更確切地說,是謊言。我知道在這次談話中所談的內容,并再次正式重申:這是謊言。沒有過任何發動導彈打擊的威脅。”
佩斯科夫補充道,在談到對俄羅斯安全的挑戰時,普京總統指出,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在我們邊境附近可能部署北約或美國導彈將意味著任何導彈都將在幾分鐘內飛抵莫斯科。
社論丨發揮好地方積極性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兔年首個工作日,全國多個省市召開會議或發布重磅文件,著力抓早抓緊抓主動,積極部署全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釋放了全力拼經濟、奮戰開門紅的強烈信號。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調整和優化防疫政策后的第一年。在過去幾年,疫情流行、地緣沖突、全球通脹等復雜的形勢對國內外經濟產生了一定沖擊,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求今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關鍵要發揮好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地方政府要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把實踐作為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核心是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注重圍繞市場主體需求施策,響應企業的呼聲,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潛能。尤其是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著力消除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利因素,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只有政府在政策、投資、改革等方面積極作為,率先發力全面推動經濟快速恢復,才能有效提振市場信心,促進民間投資和消費的良性增長,實現物流、人流、資金流的暢通循環運轉,振興生產和消費。一年之計在于春,只有政府抓早抓緊抓主動,舉全力拼經濟,才能起好步,爭取開門紅,有力推動經濟整體上步入積極的循環增長,為未來五年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年,我國所處的外部環境依然動蕩不安,全球疫情、俄烏沖突、歐美通脹等多重風險依舊存在,歐美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經合組織和聯合國貿發會議均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至2.2%。我們只有積極擴大內需,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以更大的韌性應對外部的挑戰,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目前,市場的共識認為,不斷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的中國,將是今年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世界的繁榮有賴于中國擴大內需的積極作為。
在過去幾年,某些國家推動地緣政治沖突,加速脫鉤斷鏈以及采取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導致全球經濟動蕩和低迷。2023年,這種破壞全球政治與經濟穩定并阻礙世界經濟發展的力量還會存在。但是,世界主流民意是想更快地從各種風險因素中恢復經濟增長,擺脫三年多來越來越大的經濟與社會壓力。中國經濟恢復性增長將對非常多的國家形成拉動作用,從而在破壞全球穩定的力量之外,團結和形成更強大的全球發展動力。我們可以看到,拉美、東盟、中東、非洲等地區也在部署和落實經濟發展的各項戰略,在百年變局中抓住時機努力壯大自己,推動國際政治的多極化、民主化與公平性。
因此,今年積極主動的抓經濟抓改革抓落實,圍繞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與高質量發展等任務,真抓實干,求真務實,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經濟工作,不僅是為未來五年的工作起好步,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開好局,還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創造更好外部發展環境的關鍵。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