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霄:美股大反攻鼓舞全球 A股遲到的紅包徐徐而來 我確實聞到了牛身上濃濃的香味 春江水暖鴨先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道瓊斯指數上漲369.80點,漲幅1.10%報34086.89點;標普500指數上漲58.49點,漲幅1.46%報4076.2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190.74點,漲幅1.67%報11584.55點。
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全球主要指數一月均取得開門紅,標普漲6.18%為4年最佳,納指漲10.68%為22年最佳,歐元區STXX50指數漲9.75%,恒生指數漲10.42%,上證指數漲5.39%,股諺云,一月漲則全年漲。
今年最大的變量為疫情趨緩,這個是最大的變量,這是足足維持了三年的最大的影響因素一旦消退,股市都會擺脫疫情羈絆,從新開始。
IMF終于上調了全球GDP增長預期。IMF預計今年全球整體GDP將增長2.9%,比10月份的預測提高了0.2個百分點,IMF還將中國2023年的GDP增長預期從去年10月4.4%上調至5.2%,認為中國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將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從我國大部分省市今年GDP目標超5%來看,亦表明今年我國經濟增速是值得期待的。
從外資一月份創紀錄的超1412.9億的驚人數據來看,遠超去年全年的900億,外資這么饑渴地不顧一切的搶籌,是否提前知曉了某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值得高度重視,好好研究。只可惜大底又給外資抄走了。非常痛心,心痛。又無可奈何。
美股大反攻,A股紅包徐徐而來。一月紅,全年紅。牛味濃了。
正可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中金:維持合景泰富集團中性評級 目標價2.7港元中金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合景泰富集團(01813)“中性”評級,目標價2.7港元。公司于1月30日完成3年期7億元中債增全額擔保中票發行,票面利率4.5%,主要用途為項目開發建設,為其短期現金流提供一定支持并提振投資者情緒。往前看,該行認為公司有望繼續獲得企業信用端政策惠及,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其化債紓困進展帶來的交易型機會。
報告中稱,截至1H22,該行估計公司土儲未售貨值約2500億元、可覆蓋約3年銷售,其中超高和高能級城市共占比約76%、大灣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占比超6成。公司另有貨值約1800億元的已中標舊村項目,該行預計其中雙沙村(貨值約500億元)有望于今年開始供貨。此外,公司布局商業地產已逾10年,截至1H22已開業10座商場和10座寫字樓,基本位于廣州(3座商場、6座寫字樓)、成都(2座商場、1座寫字樓)等超高和高能級城市。該行認為公司有望將優質商業資產作為擔保物進行債務融資。
該行提到,自2H21以來,盡管經營和融資現金流持續承壓,公司仍積極公開市場債務兌付和相關安排。截至目前,公司僅有3筆美元債采取交換要約方式展期、涉及約16億美元。此外,公司也通過資產出售、股份配售等方式回籠現金:2H22通過出售香港啟德和成都天譽項目分別凈回籠資金13億港幣和3.71億人民幣;12月配售2.35億股份(占擴大后總股本6.87%)凈融資4.67億港幣。該行認為企業和實控人較為配合的化債姿態有望推動其化債紓困進程。
多地生態自然資源部門強化要素保障 促經濟穩進提質保障建設項目規劃空間、高質量實施重點生態修復項目、精準有序供應產業用地、開辟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園區內項目不再進行單項評估評價……
近日,浙江、河北、廣東、內蒙古、山東、廣西等地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部門紛紛出臺政策,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1月30日印發《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經濟穩進提質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30條具體措施,如在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批復前的過渡期內,通過預支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指標,全額保障急需開工各類建設項目所需的規劃空間。對省級以上交通、能源、水利等項目,在省預留指標中“實報實銷”。
該通知還提出,2023年1月底前按2022年存量盤活掛鉤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60%預安排,6月底前全額下達2023年盤活掛鉤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全年保障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用地指標2萬畝。全力支持浙江三澳核電廠二期、三門核電三期、金七門核電、小洋山北作業區等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用海。
在審批服務方面,該通知提出,開展2023年版“百大”項目用地報批集中攻堅行動。取消標準農田占補平衡制度。統籌歸并規劃選址、耕地保護暨占用和補劃永久基本農田踏勘、節地評價、生態保護紅線不可避讓等論證,提高工作效率。簡化用地預審審查。
此外,該通知還提出允許重大項目用地報批容缺受理。對重大項目暫未批準使用林地許可、暫未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等,在可預見的情況下,允許容缺受理,先行開展用地審查,相關審批手續須在用地批準前完成。
資金、用地、用能、環保等要素是否到位是影響經濟能否穩進提質的關鍵。1月31日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2023年堅持穩中快進穩中優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系列新聞發布會傳出消息,今年內蒙古將在全區各類開發區內推行“區域評估+標準地”模式,確保2023年底前“標準地”在新增工業用地出讓中占比達到30%,在“十四五”實現新增工業用地全部“標準地”出讓。
“標準地”在出讓時就把每塊建設用地的投資、建設、稅收、能耗、環境等標準給予明確。企業拿地前,就已經知道該地塊的使用要求和標準。拿地后,高效辦理用地規劃、工程規劃、施工許可證等,變“拿地可開工”為“拿地即開工”。
2022年12月20日召開的河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突出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強化資金、用地、用能、環保等要素保障,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詹曉陽1月23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緊緊圍繞新型能源強省、交通強省、臨港產業強省等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布局,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持續加大已有政策的落實力度。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支持園區項目建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水資源論證、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等區域評估成果直接共享復用,區域內項目不再進行單項評估評價。符合規劃環評結論的建設項目可與規劃環評共享區域環境質量、污染源調查等資料,簡化選址符合性分析、總量控制要求。
在經濟大省廣東,相關部門近期也在不斷釋放“用地有保障、地價有優惠、項目落地快、利用方式活”等信號。
在年前召開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胡建斌介紹,粵港澳大灣區內珠三角9市共劃設工業用地保護范圍約426.6萬畝,重大產業項目如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涉及用地用林指標可實現應保盡保。全面實行“凈地”出讓,確保“地凈管線明,權屬界址清、動工開發快”。
1月17日,山東省自然資源、林業、行政審批服務、發展改革、生態環境、稅務等部門也聯合出臺《關于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支持幫助長期停產合法持證礦山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有效釋放現有持證礦山合法產能。支持金、稀土、晶質石墨等戰略性礦產礦山企業推進產業鏈延鏈擴鏈。保障礦業用地用林用海。鼓勵有條件的市縣設置綠色礦山獎勵資金。
第一財經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該局已建立重大項目緊急追加國家備用林地定額制度,嚴格按照“生態優先、統籌兼顧、保障重點”的原則,確保穩經濟大盤重大項目建設,已先后為20多個省區市追加下達了國家備用林地定額。
“生態文明的內涵包括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經濟若不發展、群眾生活若不富裕,生態再良好,也不符合生態文明的建設要求。”2月1日上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自然資源部門、能源部門等職能部門應全面、科學、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在“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內,在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條件下,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環境、資源、能源要素保障。
常紀文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實施“雙碳”戰略需要一個過程,既不要消積應付,也不要太著急,要把握好節奏,在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