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交所發布關于修改《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2015年修訂)》第十五條的通知。第十五條改為“客戶融券賣出后,自次一交易日起可通過買券還券或直接還券的方式向會員償還融入證券”。同時,深交所也發布通知,對《深圳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2015年修訂)》第2.13條進行修訂。
許多細心的挖財社區財友發現,與原文比較,修改后的版本增加了“自次一交易日起”,這意味著融券賣出+還券的交易閉環從此前的T+0變為T+1。
融券交易規則由T+0變為T+1,其對A股的影響究竟幾何,不同的財友有不同的看法。
一、提高交易成本,打擊股價操縱。
挖財社區財友“小南國”認為:“融券交易規則更改,對多空影響其實并不大。因為,目前融券交易額相對較小,且集中在300ETF、50ETF等ETF品種。只能說對空頭產生一定的心理震懾力,實質影響有多大,不好猜測。”
挖財社區財友“蛾兒飛飛”則認為:“總得來說,修改融券交易規則是有利于多方。修改后的規則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高頻交易T+0并且,提高交易成本。最為關鍵的是,此次規則修改將限制ETF套利和打擊股價操縱,惡意做空者無法通過盤中賣空打壓股價,待當天低位買券還券的方式盈利?!?/p>
二、停止融券業務,高層救市意圖明顯。
事實上,在當前市場情況下,融券交易規則的更改,不僅僅是一種政策,更體現了高層救市的決心。因為,過于頻繁的T+0交易行為可能會對市場秩序造成不利影響。而能充分體現監管層救市意圖的,則是接下來的知名券商相繼宣布暫停融券業務,這對空頭來說,無異于一場打擊。
8月4日,包括中信、華泰等在內的多家券商宣布暫停融券。不少挖財社區知名股民財友紛紛推測:“加上部分券商已于8月3日暫停供券,券商這一集體操作,除為配合交易所系統升級外,還可能暗中承載了救市動機?!?/p>
另一方面,由于融券回轉交易變為T+1,也給從事日內回轉交易的私募類機構帶來了更大的交易成本與操作難度,形勢正在迫使部分機構醞釀退出該類業務。
挖財社區財友“刀尖上跳舞”更是直接發帖寫到:“停止供券可能和救市關系更大,而不單是系統升級。因為從證金公司轉融券數據可以看出端倪。7月31日和8月3日,轉融券連續兩個交易日零成交,8月3日更出現償還數量為0的現象。而轉融券上次連續“零成交”恰恰發生在7月6日救市期間,彼時多家券商窗口對融券交易叫停?!?/p>
另一位名為“救市護國手”的挖財社區財友,也發帖表示支持:“上周三(7月29日)下午,幾乎所有股票的盤口上都出現了大量買單托盤,只有國家隊才有這個資金實力,但后來這個點位被擊穿了,這意味著救市形勢更嚴峻了。救市政策肯定要升級了,監管層和券商一定會有動作,所以幾家券商周一暫停供券并不奇怪,但把融券改成T+0是大家沒想到的,估計券商們也沒有意料到?!?/p>
就在融券交易規則更改后,券源全面停供的當日,上證指數大漲3.69%,創業板指則上漲達6.12%。
三、減少日內頻繁交易,限制程序化交易
一方面是股指的大漲回升,另一方面,融券業務的暫停與T+1機制的升級,卻造成了日內交易型私募機構的停工。
在回轉交易模式中,投資機構可在同一天內通過“買入現貨-融券賣出”和“融券賣出-買入現貨”在多空兩個方向上進行反復操作實現獲利。
“監管層并不是害怕回轉交易做空,但有可能擔心T+0背后程序化交易帶來的異常信息擾亂了市場定價。影響是多方面的,因為今天還不了券,只能今天買券明天換券,同樣一筆錢周轉次數少很多,有資金回報率的問題,如果所有的券都是隔夜券,利息要加倍,他們的收益就不好承受這個費用了。”有挖財社區財友分析到。
挖財社區財經觀察員認為,在當下動蕩的股市下,高層為了股市健康有序的發展,必定還將出臺更多的政策。無論是融券交易規則從T+0改為T+1,還是多家券商宣布暫停融券交易。此次由降杠桿而引發的股災,目前正進入尾聲階段。
相信隨著投資者信心指數的回升,擁有適當的杠桿比例加之嚴格的把關系統的市場定會在未來發光發亮。市場回歸理性也將成為大勢所趨,去除不良配資后,A股在經過大風大浪之后會愈發的成熟。也希望,廣大的財友也能在這場股災洗禮后,投資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PS: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