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系板塊1月10日漲0.49%,漢王科技領漲,主力資金凈流出203.28萬元
1月10日中科院系板塊較上一交易日上漲0.49%,漢王科技(002362)領漲。當日上證指數報收于3169.51,下跌0.21%。深證成指報收于11506.79,上漲0.49%。中科院系板塊個股漲跌見下表:
從資金流向上來看,當日中科院系板塊主力資金凈流出203.28萬元,游資資金凈流入669.45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出466.17萬元。中科院系板塊個股資金流向見下表:
北向資金方面,當日中科院系板塊北向資金持股市值為50.15億元,增持0.77億元。其中增持最多的是中科創達(300496),增持了0.53億元。減持持最多的是陜西建工,減持了496.38萬元。中科院系板塊北向資金持股變動明細見下表: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責任編輯:岳權利 HN152)
推動5G從“盆景”向“風景”轉變 上市公司成網絡強國建設重要力量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記者 時娜 羅茂林
運送物料的藍色無人小車不停穿梭,各種機械臂在不同生產線上舞動著,工業相機發出紅外射線檢測螺釘安裝,一個個有源天線處理單元陸續下線……在南京濱江開發區的5G智能制造工廠里,中興通訊正在用“用5G制造5G”,5G、云、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應用,讓5G基站、服務器的生產效率成倍提升。
這是上市公司用5G等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生產力的“繁花一瓣”。從全新的娛樂體驗、超越時空的醫療手段,到智慧工廠、智慧港口、智慧礦山、智慧油田、智慧農田……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持續改變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上市公司成為其中的重要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以5G為引領,中國上市公司正在加快信息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扎實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中國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闊步邁進。
鋪就信息高速公路
輕輕推動游戲手柄的上下左右遙感,電視畫面中笨重的挖掘機便徐徐啟動,鏟斗向前甚至回退時的后坐力仿佛都能通過小小的手柄傳感過來。這是網易伏羲正在研發的挖掘機器人,此刻熟練操作挖掘機的楊新偉正是挖掘機器人產品負責人,他操作的挖掘機,此刻正放在300公里外杭州市郊的一片工地內。
“5G對于工業場景來說非常重要,這種低延時能夠確保我們遠程操作的精確性。”楊新偉介紹道,“借助5G這只‘長臂’,未來對更多危險場景的施工,工人們可實現遠程操作。”
從城市到鄉村,從工業到娛樂,從港口到機場,從礦井到油田……近年來,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及其產業鏈伙伴加速鋪就以5G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推動基礎網絡從“基礎聯接”向“萬物智聯”躍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堅實數字底座。
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末,5G基站總數達225萬個,全國所有地級市和縣城城區均已實現5G網絡覆蓋,并逐步向有條件、有需求的農村地區推進。5G行業虛擬專網數量已超過1萬張。5G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并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多個領域逐步推廣。
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目前已全部登陸A股市場。2019年至2021年,三大電信運營商5G總投資高達4772億元,持續打造以5G為基礎的最強連接底座。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5G基站總數已經超過125萬個,建成全球最大的5G SA獨立網絡,實現超6000個5G行業專網項目。”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說。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通過共建共享5G網絡的方式,為數字經濟提供“第一聯接通道”,截至目前,雙方已累計開通5G共享基站99萬個,實現了重點鄉鎮基本連續覆蓋。根據三大電信運營商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10月末,三大電信運營商5G套餐用戶總數已達10.4億戶。
作為運營商的戰略合作伙伴,上市公司中興通訊5G無線、5G核心網、5G承載產品在國內運營商市場份額均超過30%,已助力運營商在240多個城市實現5G規模商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當前,我國網絡部署與用戶數已領先全球。我國建成的5G基站數占全球60%,我國5G用戶數也占全球60%。2021年我國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達到1.3萬億元,增加值約3000億元。
釋放數字生產力
“當前,我國已實現5G跨越式發展,5G應用從消費互聯網拓展到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更廣闊的領域,形成5G‘一業帶領百業’的新局面。”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說。
在醫療領域,5G+急診急救、5G+遠程診斷、5G+健康管理已成為后疫情時代醫療服務新業態;在礦山領域,5G結合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效解決礦山環境中組網不靈活、井下鋪設困難等問題,實現“少人化”同時,也使礦工從黑領變成了藍領……據劉烈宏介紹,中國聯通已經累計服務超過3000個行業專網客戶,打造1萬個5G規模化應用項目。2023年將全面啟動5G點亮千座工廠計劃,力爭打造1000個5G全連接工廠。
“中國移動已經在26個省份落地310余座5G智慧礦山,在全國前十的集裝箱港口全面落地5G應用,與1400余家醫療機構開展合作,落地超過2000家智慧工廠。”趙大春指出,“5G商用3年來,中國移動5G商業案例年年翻番,5G行業應用實現多點開花,正在邁向全面滲透。”
“5G應用從‘樣板間’向‘商品房’轉變,也逐漸從行業外圍輔助環節深入到工業領域的核心環節。”劉烈宏指出。
在天津港,因為引入了5G、北斗、人工智能賦能的港口智能計劃系統,碼頭作業計劃耗時從24小時縮短到10分鐘。由于碼頭裝卸效率提升,一個吞吐量300萬標箱的碼頭,每年可增收2900萬元。
“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企業在當下不確定環境中提高效率、維持增長。對于中國大多數企業來說,數字化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說。
除了三大電信運營商和華為,中興通訊、寶信軟件、用友網絡、佳都科技等一批上市公司也在各自的主營業務航道上持續助力傳統產業釋放數字生產力。
“從‘基礎聯接’到‘萬物智聯’躍升的難點在于傳統企業缺乏數字技術,迫切需要由專家來幫助行業推進數字化轉型。”中興通訊副總裁陳志萍表示,中興通訊成立了礦山、冶金鋼鐵、東數西算、汽車電子等行業特戰隊,加快5G垂直應用深度拓展。目前,基于5G+數字星云的架構,中興通訊已經為工業、冶金鋼鐵、交通、礦山、數字城市、文旅、媒體等15個行業的500家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打造了一系列行業數字化標桿項目。
作為寶鋼股份控股的上市軟件企業,寶信軟件專注于為鋼鐵、有色、礦山等傳統行業,提供全新的“流程管控+數字智能”雙驅動的工業軟件產品和智慧制造解決方案。目前,寶信軟件智慧質量解決方案已在寶鋼股份寶山、東山、青山、梅山基地,太鋼、首鋼、印度JSW等鋼鐵企業應用。
5G發展進入“深水區”
“我們還可以進一步釋放5G的價值。”胡厚崑說,基于5G大帶寬、低時延的網絡優勢,運營商可以把5G、云、AI等充分協同融合起來,為消費者用戶提供全新的業務體驗,如XR、云游戲、新通話等;同時,進一步為企業用戶提供便捷、可靠、安全的數字化服務。
“不論面向消費還是面向產業的應用,5G除了繼續完善覆蓋率外,仍需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鄔賀銓認為,我國在5G發展中仍面臨挑戰:一是缺乏使消費者用戶有顯著不同于4G體驗的應用;二是目前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主要在碼頭、礦山遙控生產裝備和基于機器視覺的質量檢測,基本都是無需PLC(Power Line Carrier,電力線載波通信)的場景,而在傳統PLC的場景,受限于標準碎片化、協議欠開放,5G難以發揮作用;三是5G網絡產品還面臨“雙碳”壓力。
“數字化轉型也已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識。要進一步推動產業數字化,一方面是更多企業擁抱數字化轉型浪潮,另一方面是數字化轉型從網絡連接、遠程辦公等階段進一步深入到生產領域、經營領域,并為企業業務增長提供敏捷創新的動力引擎。這將帶來技術、架構等多方面的挑戰。”陳志萍認為。
“5G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唯有做大規模、做深應用,從政策驅動邁向價值驅動,才能真正完成5G從‘盆景’到‘風景’再到‘錢景’的轉變,實現可持續發展。”趙大春認為,這需要具備更專業的能力,融合云、網、AI等多要素實現更高效的交互,推進更可持續的運營,打造更成功的商業閉環,實現多方位的價值共贏。
國產大飛機C919累計獲得訂單超千架記者從上海市科委獲悉,上海加快建設大飛機產業體系,以突破核心、集成創新為重點,推動ARJ21新支線飛機規模化交付、C919大型客機交付首家用戶。
根據上海市科委1月10日發布的《2022上海科技進步報告》,來自中國商飛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交付首家用戶東方航空公司,邁出市場運營“第一步”。截至2022年底,C919累計獲得32家客戶1035架訂單。
ARJ21新支線飛機于2022年12月交付首家海外客戶印尼翎亞航空。截至2022年底,ARJ21共獲25家客戶690架訂單,累計交付9家國內外客戶、共100架機,累計安全運送旅客近600萬人次,運營航線316條,通航城市118座。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