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首周,可申購的新股便達到11只,新股發行繼續延續井噴的節奏。很多人都知道要打新,卻不知道借助融資融券進行新股申購,可以增加用于申購新股的證券市值、提高新股申購的中簽率、降低用于申購新股的證券市值波動的風險。這里,小編第一時間為您奉上助力攻略!
一、助力攻略
(一)提高中簽概率
案例1、上交所同一日發行兩只新股A、B,某投資者普通賬戶資產為100萬元現金,采取以下兩種方式進行新股申購:
(1)在普通賬戶中,投資者普通買入100萬元滬市股票,并以此作為配售市值進行新股申購;
(2)該投資者將100萬元現金轉入信用證券賬戶,以此作為擔保融資買入滬市股票,證券市值為100萬元,后期該投資者又普通買入了100萬元的滬市股票。
1、以下為兩種申購方式的結果對比:
注:申購額度未超過新股申購上限
2、新股申購時,用于申購新股的證券市值含融資的證券市值:
(1)融資買入證券之后,投資者可用于申購新股配售的市值增加,同時投資者可申購新股的單位、申購額度也同比例增加,投資者申購新股的概率提高;
(2)申購新股的配售市值可重復利用,申購新股時若包含融資的證券市值,不單增加一只新股的中簽概率。
(二)實現跨市申購新股
案例2、某投資者信用證券賬戶僅有深交所證券X,證券市值為100萬,此前該投資者僅能參與深交所的新股申購。前期,該投資者融資買入了上交所標的證券Y,證券市值為60萬。T日,深交所、上交所同時有新股發行,分別為A、B,如此,該投資者便可同時參與深交所和上交所的新股申購。
以下為該投資者可申購的新股情況:
如果該投資未融資買入上交所證券,則不可能參與上交的新股申購。
(三)實現網下新股申購的門檻準入
案例3、某投資者普通賬戶中有500萬現金,想參與單市場的網下新股申購。
該投資者可將該500萬現金轉入信用證券賬戶,以此作為擔保融資500萬元買入股票,同時以自有資金500萬購入同一市場的股票。由此,投資者信用證券賬戶中單一市場的證券市值為1000萬,達到單市場最低1000萬元流通市值的準入要求,具體示意圖如下:
(四)降低用于申購新股的現券市值波動風險
案例4、某投資者信用證券賬戶中有資金,無市值,期望獲得新股申購的收益,但是若使用自有資金買入證券以增加市值,會有證券下行帶來的市值減少的風險。該投資者可在使用自有資金購入證券的同時融券賣出某證券,如:普通買入某證券500萬股,買入價格10元,同時融券賣出該證券500萬股(可通過自有券源或轉融券渠道取得券源),賣出價格也為10元,這樣賬戶中就增加了市值5000萬元進行新股申購,而無需承擔購入證券的風險。新股申購完成后,可將賬戶中持有的500萬股該證券進行現券還券,同時償還融券費用。
投資者融券賣出的證券也可以是該證券走勢相關性較強的同行業標的證券,或者對應的指數ETF。
提醒:
(1)以上4個案例,證券市值均指前20個交易日的日均市值;
(2)以上4個案例,投資者先融資買入,若后期普通買入的為同一只證券,需注意賬戶持倉集中度事宜。
二、注意事項
借助融資融券進行新股申購,應注意以下事項:
1、網下新股申購資金的涌入會影響投資者的獲配數量,從而攤薄網下打新的收益;
2、借助兩融申購新股,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但同時也會增加成本;
3、借助融資交易可以提高新股申購的中簽率,但亦增加了投資者的持股風險,建議投資者進行融資交易的同時,通過融券交易對沖風險;
4、融券賣出標的證券,存在因券源緊張而融不到券的風險,投資者可融券賣出同行業中走勢相關性較強的標的證券、對應的指數ETF或借助轉融券實現;
5、主承銷商可對網下申購的最低流通市值的要求進行調整(目前一般為滬市3000萬元,深市2000萬元),投資者可依據賬戶情況通過融資融券交易助力網下新股申購;
6、投資者須準備足額的申購資金,新股中簽之后,不全額繳款,視為放棄。若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累計出現3次上述情況,將被加入限制申購名單,投資者6個月內不得參與新股申購。
詳情請垂詢中泰證券當地營業機構!